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3背朝黄土面朝天 (第1/2页)
一年后。 在云贵高原新平县西南部漠沙镇,五老山东麓,红河上游。这里地热平缓,气候炎热干燥,少霜冻,天然适合种植果树。 1500亩土地在一年被人从漠沙镇镇政府手里租走,一年35万,租期30年。这片山地上,旧农场留下的3000多棵橙树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而剩下土地上原本的甘蔗树已经全部是砍伐,山地重新被改造,种上了橙树幼苗,正在被精心呵护着成长。 山上平坦的空地上,在树林的掩映下,修建了一处两层楼的小院落,去年年底开工,春天落成,角角落落都显得很粗糙,但外墙的浅黄色漆显得整栋楼明亮大气。 功能规划得也很齐全:一楼是程泰果品公司在果园基地的办公点,二楼是老板每次来工作的落脚点。 能有这样的规模,短短一年时间,程泰果品公司已经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走到现阶段,公司管理人员基本到位,除了一开始从旧农场招揽来的几个人,其余专业种植技术人员都是老板程屿亲自在城里的柑橘研究所和快要倒闭的果园厂找来的,有的拥有十几年的种植经验,有的农学毕业,在果园厂干了很多年。 在果园建设的最初阶段,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首当其冲就是水源问题。 1500亩土地板结,一看就长期缺乏灌溉,而原本种植的果树产量不高,果子缺乏水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水源问题,程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拔山涉水,到处考察附近河的分支沟渠、河面的宽度、河流的流速等,原本就是麦色的肌肤,整个人硬生生又黑了一圈。 最后,程泰果品公司花费了170万元,从挨着原始森林的红谷河架设了两条引水管到果园,总长达到了15公里,同时还将引水管沿途的水塘大量承包下来,把鱼塘变为蓄水池,在丰水期蓄水,以便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旱季有足够的水源浇灌果树。 即使是这样,也远远不够,按照的计划,在果园四周至少要修六个蓄水池,蓄水量达到40万立方米。如果果园继续扩大规模,这个数字还要增加,他的账面上始终有一笔钱是为水源准备的。 那段时间,为了随时监督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加上用于办公和居住的小院没有修建好,程屿就住在临时工棚里,白色的衬衫每天都皱巴巴的,撸在手臂上,到处都是灰和土,他最喜欢的就是晚上躺下来,手臂枕着脑袋,望着深邃的天空,和那些清晰而闪烁的星河。 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洗去了。 每天忙忙碌碌,有无数问题等着他解决,偶尔回忆起前三十年的人生都觉得像是虚拟的幻境,在这离城市几个小时车程的山里,不管农户也好,技术员也好,工人也罢,几十上百人里没有一个alpha或者omega,全是跟他一样的beta。 大家都普普通通,没有信息素和发情期的困扰,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抑制剂长什么样。 每天早出晚归,尘土和烈日的掩映下,带着遮阳帽作业没有人特别突出,所有人眼前是这片裸露的红土地,种下一尺高的小树苗,等待着新生。 在20万新果苗刚种下时,除了有公司里几个负责管理农户的作业长看着,程屿也一直站在货车边,一言不发地看着农户们卸下果苗,偶尔有农户不小心,摆放不整齐的,他会出言指导几句,其余时间只是看着而已。 农户们随意惯了,很难适应这种严肃的工作氛围。 但即使如此,程屿也每天坚持守到晚上8点,果苗全部安顿好,走前还要叮嘱几句,“明天种苗严格按程序来。” 之后才独自一人回工棚休息。 农户们一开始都对这位三十多岁的男性beta老板意见很大,一身精英装扮,一看就是在城里待惯了的人,突发奇想要来搞种植,什么都不懂只晓得瞎指挥。 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发现他只是做事认真,要求严格,本人并不难相处。 “程总,这么早就来咧?”农户在果园里看到程屿又来了,已经习惯了还能开两句玩笑,“昨天刚参加了培训,你看我操作标准不咧?” “可以。”程屿蹲下来查看施肥沟的深度和宽度,用手大概量了一下,他站起来拍了一下农户的肩膀,“施肥比例把握好。” 自从公司成立了生产技术部之后,就常常挑灯夜战,研究生产中的各种难题,研究细节和制定各种技术规范。 但在推行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