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瞅瞅病秧子是哪个 (第1/3页)
不上医院是不行了。方谨宁有气无力地歪在炕上。这鬼地方让他刚来就生病,可他不来不行。家里四口人,他是男孩又是哥哥,插队的名额非他莫属。 眼皮酸又重,脑仁也一抽一抽,喉咙肿得连咽口唾沫都像上刑。方谨宁捱了两天半,怎么也记不起活蹦乱跳的自己是个什么模样。乡下早晚的温差大,九月下的天,没了太阳就是秋风瑟瑟。人们全去忙了;高粱收过去,田里荒不了几时,除草翻地该下麦种了。 孟村离方家只有百十来里路,条件却是天差地别。方谨宁落脚的屋连块整玻璃也不衬,窗户是纸糊的,结着层层蛛网。同伴一个也不在,他没有力气爬起来点灯。黑布隆冬的老屋里满是浑浊的味道与寂寞。 想喝水,方谨宁撑着一口气翻了个身。门扉吱呀一声,一股凉风吹进来。 “我瞅瞅病秧子是哪个?”来人是孟海,生产大队底下的其中一个小队的队长。 孟海摸着黑几步跨到炕边,手一伸,不偏不倚正摸上方谨宁的额头。他对队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已熟悉到不需要光亮引路。身后跟进来的几个学生擦火点着了灯。 “咋这烫?”孟海的语气有些出乎意料。 方谨宁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见一张严肃刚毅的脸倒在他面前一尺处。 “真难受,装不出来。”他说,带点倔强的回敬意味。 来的第一天他就看明白了,村里人不欢迎他们。就像他们也不愿意来。拜上一波知青所赐,村里从上到下对城里学生没有好印象,觉得他们偷懒耍滑,挑三拣四,嘴皮子个顶个利索,手脚比村里最懒的懒汉还懒,全是泡病假的高手;挣下的工分一多半靠磨洋工,末了一个赛一个的待不住,头拱地也要找门路回城。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村里人认为他们不必属于这个地方。 “给吃药没?”孟海回头问屋里的其他几个人。 一个说:“吃了。”另一个接道:“好像不管用。” 孟海转回去看看病号,见人嘴唇都干起皮了,对学生们说:“弄点儿水给他。” 孟海走后没多久,大夫拎着药箱来了。挂完两天水,方谨宁能和大伙一块儿下地了。队里的牲口不够使,有时要靠人背犁。人不比牲口,力气有限,尤其是这帮只摸过书本的白面书生,想拉动犁非得六七个人一起上。 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堆有一堆牛粪,翻起的土要使钉耙打碎,和牛粪混到一起才能肥田。孟海像往常一样,穿了件砍袖汗衫领着头干。所有人的目光跟着他扬起落下的钉耙忽高忽低,唯有方谨宁的眼睛贴在他结实的背上。 干一会儿,那背上的布料画起地图来,深一块浅一块地粘在皮肉上。孟海也不顾周围还有女学生,迎着日头把汗衫一脱,继续领着大伙挥汗如雨。随着动作起伏,肩背上的肌肉隆起又抚平,看进方谨宁的眼里拔不出来了。 方谨宁高一那年就意识到自己喜欢男人,尤其是身强体壮的成熟男人。今天之前他还没有注意过这位队长,他对队长这个头衔毫无兴趣,此刻吸引他的是那身体本身。 “咋着,还不会干?” 方谨宁看得太忘我,对孟海的突然回头没有丝毫准备。 “……啊,我看着呢。” “那几个闺女都会干了,在我这儿偷懒可不给算工分。” 孟海底气十足的一嗓子惹来好几束寻热闹的目光。方谨宁脸面有点挂不住,手上的农具紧着往地里插,扬起时猛了,差点掀着孟海。 “劲儿都没使对。”孟海绕过来,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