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三条路同时进行 (第2/2页)
相识。 “陈教授,真的是要加压碳吗?” “是的。” “为什么是碳?” 陈申看着设备,是啊,为什么是碳? 鱼粒子,为什么要在加压碳中,才能产生呢? 氢、碳、氮、氧、钠、磷、硫、钾。 构成生命的最主要元素,就是这8个。 而其中,碳元素,主宰整个生命。 碳基生物,人类,就是碳基生命。 有机化学,就是碳化学。 铁里加入百分之一左右的碳,就产生了钢,人类开启第二时代,万丈高楼,大型机械。 碳是驱动人类文明的主要能量来源:原油,煤炭,以及天然气。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热力学上的终点。 是有什么关联么? 陈申没有回答。 又一位研究人员小跑过来,说道:“陈教授,您给的设计图,我们量子计算机小组,遇到问题了。” “嗯,去看看。” 又一处实验厂房,里面出现一个庞大的机器,上千人围着它打转。 特别巨大,占地很多,就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那般一样。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斥资45万美元。 眼前这个,也是不遑多让,占地更是超过了160平米,足有300多平米。 脑中的知识,有它小型化的样子,但是,陈申还是选择了这个大家伙。 蒸汽机都没出现,就想造内燃机?就想造飞机发动机? 痴人说梦不是。 还是先挑简单的来吧。 东西先制造出来,培养一批人才,然后像是地下实验室的大肠一样,再一点点优化它,缩小它。 至于人人一台量子计算机,像是家里的一样,或者轻薄本,有生之年怕是难以成功了。 文明跨度太大。 三个项目,同时进行。 生产“鱼粒子”的加压装置,初代量子计算机“天衍”,量子通讯。 不过,就像是大于号一样,要先出“鱼粒子”,才能实现“天衍”,实现“天衍”,才能出量子通讯。 “鱼粒子”,是它们的基础。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人提议,如果真的发现“鱼粒子”,希望能够换个名字,比如“陈申粒子”。 陈申拒绝了,刚开始怎么说来着?换一个上帝,自己做上帝吗? 有点不好意思啊。 三条路同时进行,对于陈申这种多条路同时走的做法,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要是“鱼粒子”没有出现怎么办? 虽然,陈教授用他们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已经计算出了“鱼粒子”的存在,并精准计算出了加压数据。 但,这一切都是理论,万一没有产生这个新粒子呢? 那后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么,要不要保险一点,先发现了新粒子再说? 陈申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表示鼓励与赞赏,科学,就应该要有这样的人,哪怕他功勋卓著。 但是,没有采纳,陈申还是一意孤行。 充足信心,就是想加快研究进度。尽虚叹的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