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0、历史的机遇 (第3/3页)
只有潘美若有所思,接了一句:“云哥儿真是心怀天下之人。” 史从云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吩咐:“散粮的事潘美去安排,诸位都要听从他的安排,董遵诲你协助潘美。” 董遵诲上前一步,说话比较直接:“云哥儿放心,某定能做好,有些道理不明白,某便听你的总没错,方才是我不好。” 史从云哈哈一笑,“没事,你们心里有话就说出来无妨。 关键是你们,特别是你们这些将领,指挥,还有我的态度,咱们有事可以多争论,夫妻还能同床异梦呢,何况咱们一群大男人凑在一块,想法不一样并不奇怪。 关键是态度,很多事咱们在这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争论也无所谓,某不是记仇的人。 但有一点,商议事的时候怎么争都行,只要某命令下来,就要摒弃前嫌齐心协力,否则老子抽死你们。” “嘿嘿,都使放心吧,咱们虽是粗人,但知道轻重。”众人哈哈答应。 “嗯,你们听没听懂我不管,但只要在我手下做事都要记住一点,至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又对咱们没害处要善待百姓。” “诺!”众人齐声答应。 ....... 史从云所说的这些道理也不指望众人能全懂。 时代的局限在那,并非人们不聪明,而是“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在史从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无法跳出时代去看历史的,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是对当下时代反思和映射。 时代限制人们的思维,所以看待历史也会戴着个紧箍咒。 所以并不不指望这个时代有多少人理解他的话,史从云只能是嘱咐手下的将士们,多善待百姓。 史从云和他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又不一样,在史从云看来,历史大势是非人力所能左右改变的。 五代十国明主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层出不穷,可为何偏偏杀来杀去没人能一统天下,结束这样的乱世? 说白了一开始天下人才尝到混乱的甜头,没吃够混乱的苦。 而到如今,天下战乱流血百年左右,人们终于明白安定统一的好,纷纷都有了盼着天下一统,安居乐业的念头。 在这样的思想大势之下,一统天下才有可能,才有前提,而他和众人如今正好赶上。 嘉陵江哗哗流淌,这些道理身后的邵季、王仲、董遵诲、罗彦环十有八九是不懂的,众人只是用信任崇拜的目光看着他的背影。 站在时代的高度而言,他们都是幸运的,只是众人自己不知道而已。 史从云明白这道理,只是不明白这是祸是福气。 ....... 到十月,南面的探子回报说蜀国开始大量往剑门,白帝城方向增兵。 从山头看下去,大军顺着山底大道连绵不绝,接连三天还不见头尾。 这次蜀国真被吓到了,估计正准备把举国之兵往北线囤驻,以防大周真的打穿秦岭山脉,兵入汉中、成都。 不过听了这些消息史从云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周朝再没有后续增兵,十几万禁军除了韩通带来几千人,再无后续。 史从云明白,官家郭荣没想继续南下伐蜀的心思,只怕这时周朝的十几万大军在枕戈待旦准备南下淮河长江流域的广袤沃野吧。 晚上,面对嘉陵江夜色,他试着去分析相公们和官家决策的道理,史从云觉得如果是他决定这等大事,也不会赞成继续伐蜀。 如果把大梁的禁军调动关中来,河南空虚,南唐就会有机可乘,而且南唐为蜀国东面屏障,大举伐蜀只有走关中,大军退路单一,太过危险。 要灭蜀至少要把南唐打怕,最好夺取长江以北的土地,打开蜀国东大门,周军才能掌握战略主动,有多种进攻方向,进退自如。 不过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想法,并不知道官家和相公们是怎么想的。 ...... 十月中旬,大梁来了特使......我的长枪依在的五代河山风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