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章 长孙皇后的请求 (第2/2页)
“知道了母后!”李承乾的语气生硬,好像有点赌气一般,坡着脚出门去了。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仿佛是在倾诉,又好像是求助: “真人,自从太子的腿疾日益严重,他的性情大变,我有时候都不认识这个儿子了!对我和他父皇还好,可是对别人,他简直一点耐心都没有!” 长孙皇后说着,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很快又抬头向傅斯年哀告:“真人,整个长安无人不知你的本事,请一定要将太子治好呀!再这样下去,别说继承大宝,真难说有什么不忍言的事呀!” 哟?看来真是知子莫若母,长孙皇后对自己这个儿子真的很了解。 后来可不就出事了嘛! 傅斯年对李承乾的资料也了解过,好像就是这时候开始性情大变的。 原因是多样的,身体有了缺陷是一方面,底下的弟弟长大了,让他有了紧迫感,也是原因之一。 纵观整个唐朝,虽然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对于储君继位这件事,却有些近乎于残忍。 总的来说,唐朝很少有昏君,至少皇帝本人的能力都不算差。 原因就在于,唐朝的太子,几乎没有正常继位的。 说是嫡长子继位的制度,但更多时候,却是综合条件最优秀的皇子继位。 这些条件里包括个人素质、背后势力等多方面因素,有些类似于养蛊。 李承乾正是在这种重压之下,精神上承受不了那么重的压力,加上背后有人故意使坏,才导致他现在的样子。 以后只会更严重。 理清脉络,傅斯年安慰道:“皇后娘娘别担心,要是相信贫道,这事就包在我身上。身体上的疾病是小事,这心病才是大事,还请详细说说太子的事。” 其实不只是冲她,收了人家李密的礼,顺便帮人家办点事呗! 长孙皇后听他这么笃定的语气,好似看到了希望,提振了精神就开始说李承乾的事: “陛下对太子历来看重,诏令东宫置崇文馆。以饱学之士学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太子,但凡课试举送,皆入弘文馆。” “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皆是清正之士,时常在太子身边提点他的行为。起初太子还能听进去,今年来渐渐烦了,与诸位学士的关系日渐紧张。” 她说到这,傅斯年已经对上号了,皱眉道:“皇后娘娘,我对这事却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于志宁等人可不全是一片公心!” “据说所知,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这三人,几乎是比着劲上疏,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恨不能把太子说成大逆不道,好凸显他们的铮言直谏。” “刨去他们的私心不说,我也真不觉得这种教育方式适合太子。一味的进谏,真就能纠正已经出现的偏差?” 长孙皇后真的激动了,惊喜道:“真人果然说到点子上了!我以前也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却一直说不到点子上,还请真人费心!储君是否贤德,可是关系到国朝基业呀!” 说罢,长孙皇后竟要站起来施礼,可见当母亲的爱子之情。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