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12章 强买强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强买强卖 (第1/2页)

    王勃对长安日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历经磨难的他,此刻已经对官场心灰意冷,反而对报纸这种新颖的形式很上心。

    而且傅斯年说了,投稿是有报酬的,此时已经穷困潦倒的王勃,从各方面都想进到这个机构尝试一下。

    行路当中,傅斯年简单介绍了长安日报的作用。

    “报道时事就不说了,这报纸还能起到一个媒介作用。你看啊,我这有个专栏,就是为那些才子准备的。他们投稿,我们负责筛选,这样一经发行,千千万万的人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

    “咱大唐虽然大力推广科举,但那毕竟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鱼跃龙门的少之又少,所以才衍生出了投帖这种事。”

    投帖,就是上进无门的才子们,找到当时有名望的大臣,递上自己的著作,以求得到对方赏识,从而推荐自己入仕。

    虽然被传为风雅之举,但其实多少还是有些谄媚的意思。

    没办法,对于那些没有门路的人,上升的通道太窄了。

    “不是我跟你吹呀子安,上到天家两夫妇,下到贩夫走卒,几乎各个阶层的人都会看我们的报纸。要是某人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岂不是一朝天下闻名?”

    傅斯年的这个说法,真的将王勃打动了。

    这么多年来,他苦于报效无门,一直用自己的才华抗争着。

    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平台,为天下寒门学子提供一个出头的机会,那将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呀!

    在这一刻,傅斯年的报社收获了一枚忠实的拥趸。

    一路同行,王勃与傅斯年谈天说地,从文学聊到军事,从时政聊到奇闻异事。

    傅斯年终于见识到了顶级文学大咖的风范,华彩篇章真是信手拈来,不愧是千古第一骈文的作者。

    而王勃也为傅斯年的博古通今而震撼,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作为一个活了三百多年的神职人员,有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傅斯年都是在万丈红尘中打滚。

    形形色色,三教九流,明君、纯臣,鸿儒、莽夫……

    他从宏观的广角,到近距离的直观,深入研究了各种人和事物的本质。

    可以说,以他现在的认知和学识,放在任何朝代都足以开宗立派。

    他现在欠缺的,就是如王守仁在龙场悟道那般的瞬间突破。

    修行两百年,不能说他的悟性不够,实在是本世界的资源欠缺。

    但傅斯年也有着自己的机遇,有小还丹筑基,如今又多了个具有成长性的小千世界,修行之路早已平坦无比。

    一路上,傅斯年与王勃二人纵情山水,要不是还惦记着王勃的父亲王福畤,两人甚至能拐个弯去游玩。

    看王勃还是有些担心父亲,傅斯年开解道:“子安莫急,日前我已经寄出了信,目前你的案情已经发到大理寺,不日就有结果了。”

    其实他哪写什么信了,早早的给李密的后代发了信息,请圆梦司那一系的给帮个忙。

    就像上个平行世界的北宋一样,傅斯年离开的时候也安排了维护人员,这是地府各司的一贯风格。

    一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