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66章 终掌兵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 终掌兵权 (第2/2页)

的省试中一举夺魁,成为了“会元”。

    所谓的三元及第,第一元叫“解元”,指的是第一级别考试的头名,唐宋时叫解试,明清时称乡试。

    第二元就叫“会元”,此时的省试、明清的会试第一名。

    第三元才叫“状元”,是殿试的第一,一般由皇帝亲自指定,说白了,获得状元的难度,还要低于前两元。

    因为殿试更像是一次面试,皇帝看谁顺眼就定谁。

    ……

    宋初的殿试,普遍都是一赋、一诗、一策论。

    直到王安石变法后,才逐步废除了以空洞、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

    赵佶在傅斯年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务实。

    这次殿试的问题,涵盖了民生、律法、农田水利等方面,考察的是贡生为官后,处理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考验了他们的行政能力。

    在这方面,傅斯年可以说既有见识,又有经验,明显比其他考生高出一截。

    赵佶看着傅斯年熟悉的面孔,真想就此给他个状元,无奈规矩不能坏。

    最终,赵佶心目中的第二成了状元,是南方的一位寒门士子。

    高俅这位“会元”,实际应该算是笔试的第一名。

    因为解元不止一个,会元却是每次只产生一名。

    高俅吃亏在了面相上,长得有点不讨喜,赵佶第一眼没看中他。但他毕竟是会元,最终得了探花之位。

    傅斯年拿了榜眼,赵佶还觉得有点对不住他。

    宴会结束后,赵佶略带兴奋地找到他:

    “要不是因为你参加的锁厅试,说什么也得给你个状元的名头!真没想到啊年哥儿,人家十年寒窗苦读,你是随便一学就成了榜眼。让人家心里如何过得去?”

    傅斯年倒没显得激动。

    一群人给他出谋划策,四场考试分别由不同的人作答。

    大经与兼经都是考核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地府有的是能人,随便找几个都是此中高手。

    后两场的论、策,却是请了著名才子解缙,作为明朝顶尖的才子,他稍稍熟悉之后,写出的策论在宋代也是第一流的。

    从此,傅斯年终于跨过了那道无形的沟壑。

    赵佶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直接将枢密院交由他掌管。

    于是,傅斯年的头衔又多了一个:签书枢密院事。

    这个部门才是真正掌握兵权的,傅斯年终于得以大展拳脚。

    上任之初,先就提拔了一票自己人,比如在边境十分出彩的宗泽、刘仲武、种师道等人。

    熙帅目前是刘法,刘仲武再怎么立功也争不过他,主要他确实不如人家能打。

    傅斯年将他调回东京,着手整顿京东各路禁军。

    在他的保举下,刘仲武为泸川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主管河北东西两路军事。

    刘仲武得到任命后,知道都是傅斯年提拔,还特意送了一对玉狮子感谢。

    傅斯年对他千叮万嘱,一定要把兵员素质提上去。

    这两路紧挨着燕云,未来想要拿回十六州,这两路必然是主力。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