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67章 乾坤大挪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乾坤大挪移 (第1/2页)

    在傅斯年的帮助下,顶着高俅马甲的严嵩平步青云,升官如火箭一般迅速。

    自从接管了枢密院,傅斯年只管两件事:搞钱,练兵。

    整个西北地区在他的运作下,羌民的日子比过去要好过许多。

    尤其宋朝对藏传佛教是大力支持的。

    傅斯年是见过后世的藏民有多虔诚的,利用宗教来安定地方,在吐蕃诸部是非常好用的方式。

    生活质量有提升,精神上也有寄托,吐蕃各部很少有叛乱的。

    偶尔有野心家,也不像过去那样一呼百应,羌民日子过得好好的,当然不愿意成为他人野心的垫脚石。

    毕竟别人只是喊一喊口号,跟从的人是需要拿命去拼的。

    北宋所有新入手的地盘,因为傅斯年的存在,少了许多叛乱,也省了许多粮饷的支出,甚至可以一点点从各路抽调西北禁军。

    熙帅刘法在进京述职的时候,并没有为了自己的权势有所隐瞒,直言河湟地区已经不需要保留过多的军力。

    对于封疆大吏来说,养寇自重是很常见的手段,刘法没有私心,也没有家族的羁绊,选择了与折家完全不同的方式。

    傅斯年表达了巩固北方防线的意图后,刘法主动提出了建议:

    “殿帅,西军强在常年驻守边境,互相之间有袍泽情谊,彼此信任。若零星抽调,恐怕进入其他禁军部队后,渐渐泯然众人,那点用命拼出来的经验,也就无从发挥了。”

    傅斯年大手一挥:“愿意去的,连家小一同转移!”

    这事其实是个不小的难题,也就傅斯年敢打这个包票。

    不管西军最初是从哪里征的兵,常年戍边后,都会落地生根。

    许多士卒已经在当地成家,甚至不少人娶的妻子是羌族。

    这时候再将他们抽调回北方,就需要考虑如何安排他们的家属。

    有了厢军的安排模式作为借鉴,傅斯年才有底气说出这种办法。

    “另外你挑一批人做班底,也回汴梁来吧。五年之内,我要东京各路禁军脱胎换骨,需要一个把总的人。”

    说这话的意思,当然就是要再次给刘法升官了,这本来是好事,却不想刘法本人居然有些抗拒。

    傅斯年惊讶异常:“人家都想着官越做大越好,你怎么还怕擢升?”

    刘法吞吞吐吐,最终才说出了担忧:“殿帅,狄汉臣前车之鉴,末将实在心有余悸……”

    “嗨,你尽瞎操心!不就是怕文臣攻讦嘛?有我在前面顶着,就算攻讦也先冲我来呢!”

    傅斯年才是大宋现在掌兵权的人,目前已经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酝酿。

    的确,他太扎眼了。

    不到三十岁,官居二品掌握帝国兵权,还是以幸臣模式起家,难免遭人嫉妒。

    但皇帝信任他,宰相是他的盟友,底下的声音再大,也拿他没办法。

    刘法离开西北,熙帅的继任者毫无悬念,必然就是种师道。

    他的弟弟种师中也被提拔成一路的经略使,老种与小种经略相公之名不胫而走。

    搞定了内部的,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外交。

    宋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