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申国行动胡国内乱 (第2/2页)
。 申国即将发兵,借道经过曾国,从西边夹击胡国。 这个风声很快传到了胡国国君的耳朵里。 胡国国君不知道虚实,想立刻查清楚这个消息的来源。 但是一无所获,因为几乎满城皆知,已经无法追查到消息的源头。 胡国国君陷入了两难,如果这个消息从都城再传到北边的军营,军心必定涣散。 但是如果自己发布诏令,说这个消息是谣言,万一申国真的发兵又该如何? 就在胡国朝堂焦头烂额的时候,胡国潜伏在曾国的一些密探传回了消息。 小国们无暇关心太远的天下大事,但是邻国的动向还是都比较关心的。 所以小国的邻国都会相互安插密探。 密探回报说曾国朝局都在讨论让不让申国借道的事情。 此时胡国新君彻底慌了神。 胡国国君是刚刚继位不久的少年君主。 因为自己父亲在位时,屡屡遭受郑国欺压,还割地赔款。最终父亲郁郁而终,父亲临终前都是难掩内心的悲愤。 刚刚继承君位的新任胡国国君,一掌握权利立马就想报复郑国。 想展现自己的雄才伟略,宏图大志。 但是贸然出兵郑国,整个胡国的士大夫阶层是不同意的。 可之前割地赔款的耻辱,所激起的民愤是无法平息的。 国君要出兵郑国的理由也是相当充分。 士大夫阶层无奈就被绑上了胡国新君的战车。 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做起事情来只为一腔热血,难免思虑不周全。 光想着击败郑国不仅可以夺回失地,还能让年轻的自己坐稳君位。 但是没想到万一输了,或者打成对耗以后的下一步策略是什么。 在不知道申国会参战前,胡国新君本想继续扩大招兵范围,继续投向北方与郑国的战场。 甚至扬言就算胡国亡了,也要拉郑国下水,彻底消耗郑国国力。 如此扬言也是为了向郑国表面胡国对此战的态度。 但是申国如果西边夹击,两个绝对实力的中等诸侯,消灭胡国是不在话下的。 胡国国君也在一瞬间失去了之前所有的热血与激情。 也开始怀疑自己贸然攻击郑国的策略是不是太过草率。 自己连盟友都没有去发展,完全靠着一股蛮劲。 毕竟他是靠着收复失地这一口号才强行把全国的贵族与平民拧成一股绳。 才能一下子集结全国兵力。 如果失地收不回,自己再灰溜溜的撤兵,那自己刚刚继位的新君颜面何在? 自己以后还怎么震慑士大夫阶层? 收到这个消息后,胡国国君紧急开始了朝会。 商议了这几个议题,为何郑国出使申国的事情,胡国安插在郑国的密探都没有汇报过? 为何胡国国都的街头巷尾却更早得知申国会出兵夹击胡国? 虽然这些事情暂时没有理出头绪,但是也不是最要紧的。 如今最要紧的是,如果申国真的穿过曾国,直逼胡国西边边境。 胡国又该做何对策?现在紧急求援能求谁?谁有实力与郑国翻脸?现在求援还来不来得及? 如果现在立刻撤兵,郑国会不会与自己罢兵言和? 万一胡国撤兵回国,申国与郑国依然选择大兵压境又该如何? 一开始胡国连下几座城池的时候,国内一片欢呼。 对胡国新君的赞美更是不绝于耳。 如今面临困境,国君遭受的国内贵族势力的批判与指责声慢慢响起。 朝堂上已经开始有了质疑胡国新君轻启战端。 说他把胡国推向了亡国的边缘。 心高气傲的胡国新君与国内的贵族阶层经过一天的讨论,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胡国新君竟然想与郑国玉石俱焚,但是胡国国内贵族希望主动与郑国谈判,停战。 哪怕再割一些地,赔点款都可以。 国内贵族希望能断臂求生,总比亡国灭种的好。 因为两边势力无法达成一致,最后不欢而散。 胡国的有些贵族甚至准备联合起来逼新君退位。 他们准备重新扶持一个公子上位。 贵族阶层在哪个国家都是贵族,他们铁定是不愿意玉石俱焚的。 胡国新君也感知到了国内的这些潜在威胁。 内忧外患一下子全部涌了出来。枫语蛋蛋的我在大周做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