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钱不是这么玩的 (第2/2页)
?! 卡特第三次转过头,看向墙壁上的日历。现在是79年的6月,如果没有蝴蝶效应存在,那么两个月后,就是美联储第12任主席保罗·沃尔克上任的时候。 而美国这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也正是在这个沃尔克的手里得到的遏制。同样,那创下历史最高值的联邦基金利率,也是在这位大佬的手中诞生。 这个沃尔克解决危机的办法,其实非常得简单粗暴。就是玩命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无疑是一种及其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以预见到,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各家银行借款的成本将无限拔高。各家银行都不可能再如往日一样,随意地放开贷款。同理,银行借钱时要付的利息高了,那他们借钱出去时,要收的利息自然也会更高。 在七十年代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时,绝大部分的普通美国人都养成了先消费,后还款的习惯。因为如果先攒钱,再消费,那可能一年前攒下用来买汽车的钱,第二年就只能买辆摩托了。而如果先贷款买车,那么第二年就只用还买辆摩托的钱了! 谁也不是傻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谁会去存钱呢?本来就没存款,再提高贷款的门槛,提高贷款的利息,逼着人们不借钱、借不到钱。那他们还怎么消费?每个月工资到手,一多半都要还此前的贷款,而新贷款又贷不到,或者不敢贷... 人为地强制性地降低大众的消费需求,一巴掌将市场上的货币量打到与供应相匹配的程度。货币量与供应量匹配了,这通膨不久遏制住了? 逻辑就是这么一个逻辑,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会倒闭多少家银行、会关闭多少家工厂、甚至街面上多出多少流浪汉,卡特不知道,曾经也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一块。 但比起眼下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未来的几年,显然会更不好过。对自家这种小银行,小企业来说,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 危机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啊! 如果自己抢在沃尔克上台前,以百分之十二左右的利率,大肆借款,等到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时,再借出去,这中间的差额... 更加利好的是,这年头的贷款还款方式几乎没有分期还款一说。都是到期以后,连本带利一次归还。 也就是说,中间这段时间,这笔钱拿到手里,连利息都不用付。借五年期的款,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利息。 借十万,五年后,还十五万!等到基金利率涨至最高点时,自己把十万借出去,两年后人家就得还自己十四万...而这还是把这笔钱攥在手里放三年后才借出去的情况... 好歹曾经也是学经济出身,卡特虽然没在什么高盛之类的大投行干过,但也清楚。 账不是这么算的!钱也不是这么玩的! 先知先觉地操作下来,完全就是稳赚不陪的事情。唯一的风险点就在于,保罗·沃尔克这货会不会如历史那般,在79年的8月,就任美联储第12任主席! 卡特在心里问自己: 赌吗?!胡拉夫的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