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孩子,你父亲是谁 (第2/3页)
都靠打粮存活。所谓的打粮就是抢劫。四处劫掠士绅百姓,淫辱民女,就是南明军队干出来的事。 “只要有钱有船,我在南洋给你们买粮食,二三十万石问题不大。” 暹罗和真腊都是粮食输出国,而且粮价很便宜,后来建虏攻占广东后,多次从暹罗进口粮食,每次都是几十万石。 沈廷扬下了决心,“我出二十万两!” “噗”,守序一口茶喷了出来,沈廷扬有这么多钱? 见守序很诧异,沈廷扬道,“我自己肯定没20万两。在崇明拼拼凑凑,能出10万两就不错了,剩下的我去江南募集。松江沈犹龙等人,家里都是豪富。” 守序放下茶杯,“股本只需季明先生出10万两,剩下的钱可以债券形式存放在银行。” 关于台湾开发银行的股权结构,守序原本的意思是以这次的战利品,由台北府出资十万两,在台北的移民和军队中再募集十万两,后面这十万两可以慢慢到位。这20万两必须要占到银行股权的三分之一以上,以确保对银行决策的否决权。如果沈廷扬出20万两,已经与金城方面的股权比例一致了,这不行。 沈廷扬:“没问题,一半股一半债,将来以台湾出产归还,我去江南借钱。” 这样就没问题了,守序道:“我会在崇明暂居一段时日,季明先生募集来的资金,证券上由你我亲自签名吧。” 虽然是两国交战,但建虏暂时无法禁止民间经济往来。走私也好,其他方式也好,贸易是无法阻止的。直到后来,建虏坚决实行迁界和禁海。光是禁海没用,上万里海岸线,根本禁不住。在1645年,没人能想到建虏还有迁界有这种酷烈的手腕。 沈廷扬没有意见,他接下来关心的是移民的航行计划。崇明岛地方狭小,军队众多,沈廷扬的运力也没足够到一次将数万移民输送到台北,和守序一样,他需要个中转站。 “季明兄与舟山黄斌卿关系如何?” 沈廷扬捻须笑道,“我与黄明辅相交十年。” 那就是关系很好了,守序道:“那就没问题了,季明兄不如占了岱山,大岛数座可容纳数万难民。” “岱山?”沈廷扬想了想,只要有粮食撑过初期的开发,倒确实是块合适的地盘。 与泗礁山不同,岱山足够大,这里甚至都可以建立一个长期基地。在明朝,岱山还是座荒岛。前段时间,有松江生员孔思带着一百多人试图去岱山屯田,人太少没条件,最后狼狈地回了上海。 与守序不同,沈廷扬终归是个明朝的官员,他不能也不会在目前这种时刻当逃兵去花莲。必然要留在明朝,其实沈廷扬早已想好,如果崇明坚持不下去,他就去舟山依附黄斌卿。既然现在有了移民崇明岛的条件,沈廷扬便有了自己的计划。 沈廷扬的兴致越来越高,“岱山是好地方,我找张鹏翼借些兵,把岱山好好打造一下。” 岱山是明朝的国土,张鹏翼应该也不会拒绝自己多块地盘。 议定后,守序与沈廷扬分头行动。 张鹏翼答应了沈廷扬,派出弟弟张鹏飞率300兵过来帮忙。但沈廷扬自己却遇到了麻烦。 不比崇明和江南,花莲与岱山两地开始肯定都很艰苦,而老百姓不到刀架到脖子上,不会舍弃家业。 沈廷扬的募股和移民工作进行的极其不顺利,他高估了明朝高级文官这个身份带来的号召力。 江南目前的形势,建虏大半主力沿运河进逼杭州。南明降军中,田雄、杨承祖跟随博洛的大军南征,李本深、高进库、马得功守御南京至镇江一线,胡国桢调江北,张天福驻太仓,李成栋向松江府逼近。 大体上,建州主力呈一前一后部署,博洛在前线,多铎在南京,尼堪在上游。 李率泰率几百甲兵位于苏州,联系南北。前线与后方重镇之间的运河兵站,由四镇降军控制。 运河之外的州府基本是传檄而定,昆山、嘉定、太仓、松江等地都有建虏的亲民官上任,迅速安定了地方局面。 几百年来,苏松二府一直承受着明王朝在经济上的沉重压迫,苏松欠税多,是因为明朝分配给苏松的税收并不合理,他们承担了远超过中国其他州郡的不合理税收负担。因此江南士绅对明朝好感并不强,明朝前期他们甚至更怀念张士诚。 南明一方,像方国安这样的溃军对江南富户痛下杀手,每到一地便进入最富的士绅人家,缚夫**。文官对此根本无力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