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后重生:美人毒心倾天下_第361章 林青鸾救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林青鸾救急 (第1/2页)

    林青鸾身着亲王妃翟衣,挽着高髻,一身典雅高贵。

    面上带着盈盈的笑意,可是那笑意并不达眼底,周身环绕着一股子令人不敢直视的庄严感。

    朱唇微启,声如莺啼,但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听得出,她的话语中所夹杂的威严。

    看似随口的一问,却实为质问。

    跪在乾清宫外的言官御史们,一时间无人答话。

    “怎得?大人们都是满腹经纶之人,竟然不懂礼仪规矩了吗?”

    见无人答话,林青鸾不紧不慢的再次发问,却是暗讽这些平日里总是以礼教批判他人的言官御史们,竟然连尊卑礼仪也是不懂了,见到大乾正一品的亲王妃,却连基本的礼仪都“忘记”了!

    他们就连这点儿基本礼仪都“记不得”了,又怎么有脸跪在这乾清宫殿前,口口声声的大义为重,“逼迫”武璋帝?

    这就是所谓的“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吗?

    哪来的脸!

    听林青鸾这么一说,跪在殿外的那些官员们当即反应过来,赶忙转了身子,朝林青鸾行礼:

    “肃王妃所言极是,是臣等一时疏漏,未与王妃娘娘见礼,还请王妃娘娘宽恕。”

    林青鸾身穿亲王妃翟衣,身份是大乾正一品亲王妃,在场的官员中,品阶最高的就是房颥这个正二品右督御史。

    他们见到皇家命妇,自然也是要行礼问安的。

    这一礼并不是敬命妇本身,而是敬她身后的那个男人,敬皇家威严!

    林青鸾看他们对自己行礼,唇角微微上扬:

    “本妃就说,监察院的言官御史们,都是重视规矩之人,是我大乾的肱骨之臣,栋梁之材。

    大人们平日里都为我大乾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本妃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也常听肃王殿下说起,心下可是相当的钦佩呢。

    大人们劳苦功高,纵是犯了什么错,想必父皇也会酌情处理。

    现下这日头如此毒辣,大人们跪在乾清宫殿外‘请罪’,想必父皇也已经看到了诸位大人们的‘诚意’,定是不会苛责的。”

    红唇张合,林青鸾三言两语,就给诸位言官御史们跪在乾清宫殿前做出了“理解”。

    什么也不问不理,直接就给下了定义——言官御史们跪在乾清宫殿前是因为“犯错”了,所以来向武璋帝“请罪”的。

    她这说辞,让在场的言官御史们都是一怔——

    他们分明是来“跪谏”武璋帝的,怎么肃王妃却说的,好像是他们来“请罪”的呢?

    脑子稍微有些油滑的人都听的出,林青鸾这是给了他们“台阶”,“劝退”他们。

    但是,能进监察院的官员们,各个都自我标榜着刚正不阿、赤胆忠心,绝不曲意逢迎!这样的情况下,耿直公正是他们的优点,缺点就是脑子不会转弯儿!

    这不,林青鸾话音还未刚落,当即就有人头铁的开口:

    “肃王妃,微臣等都是随房大人跪谏陛下的,并非前来请罪!

    微臣等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言行谨守礼法,无过,何来请罪一说?

    还请肃王妃莫要妄自臆测!”

    “正是,微臣等只是恪守本分,还请肃王妃切莫说笑。”

    一人开口,当即其他人也都附和起来,甚至还有那莽撞的,竟然说道:

    “肃王妃,陛下开国便立下铁牓,二十四条铁律之中,便有后宫不得干政一款,还请肃王妃慎言!”

    此言一出,倒是有些出人意外,竟是提醒林青鸾一介女流,莫要干涉朝臣行事,否则就是违背了武璋帝在谨身殿立下的铁牓上二十四条款了。

    这大锅砸的好生重啊,那也要看林青鸾是否会接下!

    林青鸾今日原本是回肃王府查阅账目的,谁知道刚回府后,就听马赫禀报,说是宫中传来消息,监察院的御史言官们打算集体去乾清宫殿外跪谏武璋帝,请见龙颜!

    知道武璋帝现下情况的林青鸾,怕有人趁机强闯乾清宫,再发现了武璋帝昏睡不醒之事,再借此生事。

    就赶忙换上了亲王妃装束,带上了那块武璋帝赐给的,可以使她随时不用通报即可入宫的令牌。

    那本是当初武璋帝为了方便她入宫照料坤宁宫小菜园赐下的,给林青鸾带来很多的方便。

    不然,纵是她身为肃王妃,也不是能够随时想进宫就能进宫的。

    尤其是,武璋帝中毒后,皇宫的守卫更加严密,进宫一趟都要排查半天,很是麻烦。

    不过,有了武璋帝给的这块令牌,倒是可以畅行无阻,省了很多事情。

    林青鸾这趟进宫,除了是怕武璋帝“昏迷不醒”一事被发现,还有就是

    帮武璋帝保下房颥这个“莽撞鬼”!

    房颥连日来,每天都在朝会上跪谏武璋帝现身,一展龙颜,以平息朝堂非议一事,林青鸾也是有所耳闻的。

    虽然不知道武璋帝为何不设法给房颥些暗示,让他不要受人蒙蔽,被人挑唆,成了刺探武璋帝情况的“矛”。

    但林青鸾却知道,武璋帝一定没想处置房颥。

    这么个油盐不进,水火不侵的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