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从师篇(十) (第1/3页)
1. 贾家班里,除了赵光明以外,大多都同宗同族。要吗互相间都沾点亲,要吗就是本村间关系比较好的农户凑在一块。其中,贾周来就是前者。 贾周来的父亲叫贾步锋,是贾步忠的亲哥哥,和贾步忠一样,同属于唢呐世家,年轻时,和他们的父亲,以及几个班子里的师兄弟凑成了一个班子。只可惜,因为时局动荡的缘故,不得不早早放弃这门艺术,选择其他营生门路。等到解放以后,才重新拾起这门手艺,等于说算是半吊子学徒。 因为家庭艰苦,一直以来都没有来得及婚配。 很多人就会问了,既然没有结婚,哪来的孩子? 这就不得不提起一段有趣的往事了。 话说当时,文革结束以后,各种代表四旧的文化逐渐兴起。贾家班唢呐带头兴起,同时,由于上一任班主年纪过大等原因,不得不重新挑选新一任的班主。当时是按照抓阄决定的,几个师兄弟们站在一块,谁要是抓到‘上’这个字,便被任为下一任班主。 当时争议最大的候选人,分别是贾步忠和贾步锋弟兄。贾步忠那会争胜心不大,也不想当什么班主,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参与进去。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被选中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弟兄二人会因此争吵起来时。 贾步锋却在这个时候悄悄选择了退隐,在家挑水种地。 一日,他偶遇村头一处茅草屋,听见里面传来哭闹声,便好奇走了进去。 走进去以后才发现,里面是一名即将临盆的产妇。她脸色苍白,流了不少的汗,并且,不停的呼喊着自己快不行了。 贾步锋这才得知是对方难产,立马按照老一辈人传授的经验,就地接生。几分钟后,孩子安然出生,在他怀里哇哇大哭。 可产妇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她看了眼孩子,亲自口授,为他取名周来。因为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贾步锋就让他跟了自己的姓。 村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当这孩子是从外面捡来的,不当回事。成年以后,就被送到贾步忠这儿当唢呐学徒。虽说不是贾家骨肉,可一直以来,贾步忠一家人等也对他照顾有加。只是随着年月递增,产生了攀比心。 因为白天的事,导致他回来以后,一直都板着个脸。贾步锋把饭给他端跟前,他都没吃几口,就将自个反锁到屋子里生起闷气。 贾步锋过去喊了他几声,他都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只能叹了口气,忙着联系耕地的种子去。 夜晚,寂静无声,家家户户都陷入了沉睡。贾周来房间里亮着两根蜡烛,郁闷的他,坐在床头边,对着柜子外的镜子。想着白天发生的事,越想越气。最终黑化,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趁着金鼓会还没开始以前,投奔其他班子,凭借着一身技艺,让贾家班坐吃山空。 而且,经过再三犹豫,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久负盛名,和贾家班并驾齐驱的张家班。 2. 从创立年份来说,贾家班要早于张家班。 明末清初开始,沁阳唢呐便以枝头一般,开枝散叶。 贾家班第一任班主是贾发先,流传下来的故事较少。 真正将唢呐班子发扬光大的,正是第二任几兄弟。 他们分别是,贾登魁,贾登高,贾登明,贾登云,而且大多都在原怀庆府乐班里,担任乐师。 随后,逐渐才有了四大家,也就是张家张大发、张改明,贺家贺疙瘩、贺金龙,马家马银河,贾家贾麻炳、贾凤祥等。 其中,在这四大家中,以张家唢呐最为领先。最为明显的就是去年的金鼓会事件。 当时有名的唢呐班子都齐聚一堂,既为了斗曲,又为了宣扬各个班子的水平,曲艺界的一些有名人士坐镇进行评比。最终一轮由张家班和贾家班两个班子脱颖而出。两个班子的班主一见面,就犹如水火并济一般容不下谁。但终是以贾家班略逊一筹。要不怎么能说是祖辈庇护呢。 事后,张家班一直对贾家班感到不服,回去蛰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