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敢爱敢杀渤海王 (第3/3页)
为何,听闻这些事后,刘擎突然有一种冲动——这门亲戚,他认了! 原本以为自己是孤家寡人了,许多王就是自称孤或者寡人的,但还是有一些人,能让刘擎体会到这种感觉。 万年公主算一个,刘忠算一个。 见刘擎在发愣,崔琰便对傅燮道:“府君,这黄巾,该如何应付?” 傅燮却将目光投向刘擎,崔琰明白,傅燮新任,手中无兵,要对付黄巾,还是得靠渤海王。 刘擎回过神,突然笑道:“崔相勿虑!” 刘擎突然转向堂外,像是对着天地,朗声宣告:“刘忠是本王之侄,本王昭告天下,犯甘陵王,便是犯渤海王,黄巾二者皆犯,已触本王底线,凡过大河之黄巾,皆杀无赦!” 刘擎声如洪钟,掷地有声,特别那句“杀无赦”,令崔琰眼皮为之一跳,刘擎此举,可与传说中的仁德将军之民,差异略大啊。 他不都是收降黄巾的吗?为何此次如此恼怒? 崔琰不解,莫不是为了刘忠?想到此处,崔琰不由得心中感慨: 汉室宗亲之中,竟也有如此真挚的情感! 同时,也对敢作敢当,敢爱敢杀的刘擎,多了一分敬意。 …… 话说鲍信兵败汜水关下,连夜逃窜,损兵折将,还折了自己的弟弟裨将军鲍韬。 鲍信率领残兵,径直向东逃去,直奔孙坚驻扎地垣雍。 另一边,王匡与张邈相西推进,已至荥阳外围,碍于孙坚信报,两军也不敢过于靠近,只是派了一些斥候,前去查探。 而张邈与王匡,以及军中一些骨干,便远远的望着荥阳城郭。 未过多久,斥候先后回来,告知荥阳的情况。 “荥阳城头旌旗招展,驻城守军严阵以待?”张邈重复着斥候的见闻,反复揣摩,“公节,你如何看?” 王匡眺目望了望荥阳,可惜还是无法看出什么。 “孙将军言荥阳有大军驻扎,而鲍将军,则言荥阳无兵,斥候所见,颇为可疑,要不,我等试探攻城一番,便可知其中端倪。” 张邈想了想,又望了望荥阳方向,一无所获之后,干脆趟倒一片杂草,坐了上去,仰头道:“公台,你以为呢?” 张邈又问起自己的幕僚陈宫。 “府君,孙鲍两位将军所言不一,而两位将军又无成见,不会刻意传递虚假信报,所以必是这荥阳有问题,有道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荥阳驻军多寡不可知,但其中必有驻军,而且主事者,深通兵法。”陈宫分析道。 “公台之言,可解我惑,既不知虚实,你我还是等中军到来之后,大军攻下荥阳,比较稳妥。”王匡道。 “既如此,董访,照陈宫之言,信报盟主,我军在等候大军。”张邈吩咐道。 一名文士模样的人,原地取出笔墨绢帛,开始书写信报。 张邈望着董访,忽然想起了什么,小声问道:“董访,我听闻,雒阳那位,封你兄长董昭为安平太守了?” 董访猛然抬头,眼中带着不安,雒阳那位封的,汝阳那位,就未必会认,而他现在的立场,是汝阳那位这边的。 “访确实听闻了此事。”董访小声又小心的回答,生怕被他人听到。 张邈不以为意道:“这是好事啊!” 董访却不敢声张,如今甚至不敢说自己是董昭弟弟。 因为所谓的安平国相王基,乃是袁氏一派的,如今他被雒阳那位取代了。 然而,众所周知,安平国已经被刘宏废了,连安平王刘续都已经被诛杀了,只是后面刘宏未封太守,所以王基以安平相的身为代行郡事,是有争议的。 而雒阳封一位太守,自然是毫无争议的。 “府君慎言。”董访小声提醒道,对自己这位郡长官的神经大条,董访也是无奈。 张邈不以为意的撇开此事,对张宿道:“巴友,军粮乏味,你去弄点野味来!” 张宿正闲的无聊,当即甩了甩弓,自以为十分霸气道:“今夜给叔开荤!” …… 鲍信一路向东,过了敖仓,来到汴水边,便下令渡水。 “杀!” 突然一阵喊杀声传来,鲍信一路奔逃本就悬着一颗心,当下被吓得不轻。 循声望去,之间汴水上游,竟杀出一彪骑兵,杀声震天,锐气十足,显然是在此地以逸待劳。 “竟连我从此地逃窜,也算到了?”鲍信心中涌出一抹绝望。 敌军以逸待劳,而他们败军疲于奔命,哪里还有一战之力。 鲍信望着汴水,心一横,要不,干脆让将士们跳水好了,说不定还能活命一些,留在此地,恐怕九死一生。 就在鲍信准备下令跳水时,突然又听到一阵喊杀声,旋即回首一望。 只见杀将过来的骑兵,十分眼熟。 为首那一员领头大将,姿容宏伟,头裹红巾,手中更是高举一柄半丈长的大刀。 不是孙坚,还能是谁! “竟是孙文台来援也,我等可得救了!” …… (PS:求推荐票,月票)子虚笑乌有的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