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七十三章 袁绍之计,徐荣之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袁绍之计,徐荣之机 (第2/3页)

己用都不够呢,纵是收购,也是优先郡府收购,哪还有粮卖给袁绍……”

    厉府上,厉温沮丧着脸,对贾琮道:“贾使君远在交州为官,不知去岁冀州惨状,各郡兵马,加上朝廷近十万大军,剿讨黄巾近五十万,而后黑山军为祸魏郡,兵祸连结,别的不说,哪一郡的太守,不是在为粮草发愁呢!”

    常山郡除外,厉温心中补充了一句。

    “我倒想请贾使君给我介绍介绍粮商。”

    贾琮沉默了,厉温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冀州什么情况,贾琮还真不清楚,所谓的黄巾之乱,也只是道听途说,他上任时,战事基本已经结束了。

    “不曾想,冀州堂堂产粮大州,竟被黄巾折腾成这般,冀州百姓,真是不易。”

    厉温接着贾琮的话往下说:“黄巾军数十万,几乎将冀州劫掠了一遍,哪还有存粮,要不是渤海王力挽狂澜,破阵杀敌,诛杀张角,冀州百姓不知还要出多少苦呢!”

    贾琮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何他的府上冷冷清清,而渤海王府上门庭若市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他这个冀州刺史,并未为冀州百姓做过任何事情。

    而渤海王,打赢了张角。

    这个点上,贾琮释然了。

    乘兴而来,悻悻而归,贾琮告辞了,心中不免失落,看来粮草的事,是他想的简单了,能难住袁绍的问题,果然没那么好解决。

    然而,当老天爷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通常会为他打开一扇窗,刚刚回府的贾琮,便从治中唐闻那得到了好消息。

    唐闻是中山郡唐县人,刚刚从故乡省亲回魏郡,好巧不巧,这段时间闹得风风火火的粮价战,令唐闻大开眼界,而最终,中山郡凡参与屯粮的粮商,皆血本无归,大把的粮食烂在手里,若按市场价卖,相当于打了对折,若卖高价,呵呵,中山郡除了他们,哪里还有冤大头。

    唐闻将此事悉数告知贾琮,贾琮听后大喜过望,当即嚷嚷着让人备车,他要去中山郡一趟。

    据唐周描述,积压在各大粮商手中存粮,高大数十万石,光光甄氏一门,就屯了近二十万石。

    千钱每石的粮价,对百姓来说是太贵了,影响生计,但对于袁绍袁氏而言,钱币这种东西,恐怕只是个数字。

    “唐闻,你与我一同前去中山毋极一趟,我欲向甄氏购粮!”

    唐闻目光闪动,问了一句:“使君,不知第一批次,需要多少粮食?”

    “至少十万石!”

    唐闻一听,再道:“使君,区区十万石,下官家族中,亦能拿出,使君若有所需,我可承诺只收八成的价,余下两成,便当作使君的跑腿钱。”

    贾琮意味深长的瞧了唐闻一眼,没有说破。

    显然,唐闻故事中的粮商,唐氏也参与其中,能屯十万石,还是大粮商,而且唐县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唐氏是大族。

    便宜两成,算作跑腿钱?还有这种好事?

    贾琮觉得老天不仅给他开了一扇窗,而且还是有美景的大窗。

    于是贾琮当天就离开了邺县,赶往中山。

    贾琮还没有离开邺县,刘擎便得到了通知。

    “好好活着不香吗?闷声领俸禄不香吗?为何非要给袁氏做狗腿子?”

    刘擎问郭嘉,语气平淡且认真,郭嘉知道,向来轻松向的主公认真起来,贾琮要倒霉了。

    “主公,贾琮原在蛮荒之地交州任刺史,他能任冀州刺史,袁隗是出了力的。”郭嘉解释道。

    “本王要的是袁绍在兖州寸步难行,灰溜溜的逃回豫州去,要的中山一众奸商,自己咽下苦果,要经商,也好好地本分地经商,贾琮倒好,一条道要毁我两门大事,奉孝,你说该当如何?”

    “主公,赵郡一带,不太太平,说不定,贾琮运粮的时候,会遭遇黑山军。”郭嘉淡淡道。

    刘擎白了郭嘉一眼,呵呵,真有你的!

    不先解决贾琮,还要等他把粮食拉回来,搂草打兔子,刘擎又要麻了。

    他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点了点头:“高顺离开赵郡之后,赵郡确实不太平了!对了,高顺渡过河了吗?”

    “已然在兖州境内。”

    “徐荣为何还不动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