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头再来(56)核基地 (第1/4页)
2022年5月28日 第56节:核基地 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行程,柳侠惠终于来到了位于中国西部大山之中的一个军事基地。 这里属于绝密的‘三线建设工程’,除了上级领导和施工的部队,没有人知道这里的底细,不过柳侠惠除外。 说来好笑,并没有人网开一面向他介绍这里的情况,他是从后世的一位军人写的回忆录和据此改编的电视剧中了解到的。 他要在这里度过两个月的时光。 文革开始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变得非常糟糕,其恶劣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文革开始时的口号是‘反对帝修反’,到了文革后期则变成了‘反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明显地把苏联当成了头号敌人。 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虽然还在提反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但是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苏联是太祖眼里最危险的敌人。 如果不是因为还在进行着的越南战争和台湾问题,中国恐怕早就跟美国讲和了。 这个时期中国高层的战略战术水平还停留在1949年,太祖深信农村包围城市和人民战争那一套,在全国大搞‘深挖洞,广积粮’。 这口号后面还有‘不称霸’三个字,但是此时的中国就是想称霸也没有条件啊。 称霸离不开强大的海军,中国的海军只有巡逻艇鱼雷艇小炮艇,几艘驱逐舰还是五十年代从苏联买来的,连近在咫尺的小小的金门岛都打不下来,谈何霸权?柳侠惠是乘坐一辆带顶棚的解放牌卡车来到这个地方的。 护送他来的除了两个司机(他们轮换着开车),还有三个战士,其中一个姓杜的是班长。 柳侠惠全身都换上了草绿色的军装,只是没有领章和帽徽。 他的军装是四个兜的干部服,士兵的军装只有胸部两个兜。 他的换洗衣服和床单被子也跟普通战士的一样,被捆成了一个井字形的方方正正的背包,俗称‘豆腐块’,是杜班长和战士小王帮他捆好的。 另外还有一个草绿色的挎包,加上洗脸盆和行军水壶茶缸等等。 他自己虽然也会捆背包,但是远不如当过兵的人捆的那么好看。 他和杜班长等三人坐在车厢里。 开始的几个小时还好,聊聊天,看看风景,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可是渐渐地就不行了,越到后面越难受。 这是因为路况不好,卡车太颠簸了。 他晕车晕得很厉害,吃不下东西,恶心得直想吐。 那几个战士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杜班长为了照顾他,让他坐到驾驶室去,他没有同意。 等到达目的地时,他感觉自己头重脚轻,连站起来都有些困难了。 部队的一个姓李的女护士长来给他量了体温,三十九度半。 他躺在床上休息了两天病情才有好转。 这里是一座方圆一百多里都没有人烟的大山。 他住的地方是建在山沟里的一排木头营房,营房旁边有许多高大的树木,估计是为了打起仗来不被敌机发现。 他估算了一下,这几排房子总共住了大约两个连的兵力,是属于第一团第三营的。 杜班长是三营一连一排二班的班长,名叫杜永刚。 那些战士们包括杜永刚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历,也不知道上级为什么要把他送到这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山沟里来。 他们背后猜测,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可能是来部队上体验生活的文艺工作者。 他不知道的是,才几天的功夫,杜永刚班里的战士们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大学生’。 这个年代被称为‘大学生’可不是一种尊重,反而有些许轻视的意味。 从省城出发之前,一个姓徐的军官告诫他,不要向任何人打听这里的情况,也不要向这里的人透露他自己的情况。 柳侠惠已经从上面提到的那本回忆录和电视剧里了解到,这个地方是一个地下核基地。 这座大山里面已经被掏空了,并用大量的钢筋水泥进行了加固,可以容纳好几千人。 这里面不但储存了核武器,还有足够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杜班长所属的三营只负责外围的警戒,他们驻扎在此地已经两年了,除了杜永刚,其他人从来都没有进入过他们奉命保护的那个地下基地的内部。 柳侠惠对这个核基地里的秘密没有任何兴趣。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中国虽然拥有核武器,但是用处不大。 别说往美国苏联扔,就连扔台湾都办不到。 他现在化名柳志坚。 在他到达的第一天,一位姓高的军官(基地的副司令员)来见过他一面,和他寒暄了几句,并告诉他,如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