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朕的爱妃太能卷了 第155节 (第1/3页)
十来年过去,来上早朝的全是低头听令的人。 再有脾气,也是对外使。 对皇上忤逆的官员,通通提前投胎,或者令其辞官告老。 要说皇上并非滥杀又一意孤行,容不得别人非议的性子,谨亲王就很了解他,只是他这些年来要办的事太多,如果官员不跟他一条心,事儿就办不成,办不好,一拖再拖,耗的是国库银两而迟迟得不到效益。 皇上也想圣寿有限,得在有限的寿命里,干足够多的事儿,才不算白活一场,也好给太子留下一个盛世。 草原的叛乱势力被他逐一平定,组建水师出征周边国家,又建起水路加速贸易。改良出晒盐法、发明更好的种田农具、优化火器……皇帝要求每一条推行下去,要畅通无阻,实时反馈,务求燕赤每寸国土都享受到文明进步带来的好处! 要做许多事,自然容不得拖后腿的。 特别是皇上他死脑筋。 这些崭新的念头如果是天子提出来的,哪怕不凡些,百官也能用“天子非凡人,想事情跟他们角度不一样,终归有天子的道理……” 皇帝他不,哪样是昊贵妃提出来,和他一起完善的,他清清楚楚列出来。 好些文官武将都有微词,觉得哪怕真是昊贵妃的想法,也没标她名字的道理。 举例乡下农村,嫁到夫家的女人捣鼓出新鲜吃食,比如说臭豆腐,客人说起都会说是某家的臭豆腐……这里的某家,自是夫姓,仿佛与女人无关,而明明是女人想出来的方子,娘家人却不能沾上半点好处。 女人的建树,出嫁前归父,出嫁后归夫。 独独是没有她自己的名字。 千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人觉得有问题,而皇帝明知会因此让政策实行变得更困难,也要力排众议地推行……就连姜娴自己也不在乎,她觉得百年后会有人为她正名,何况许多事儿只是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来的,不是她比古代人聪明。 “百年后的事朕管不着,不放心,管得着的朕就先管了。” 既然谢彻心意已决,姜娴便不再劝了。 皇帝文治武功都出息,比起先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宠昊贵妃宠得出格外,百官也挑不出毛病来,百姓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上升,民心实实在在地向着皇家,在收拾了一帮脖子硬的出头鸟后,政令通行也顺当了许多。 倚老卖老的世家不剩几个,郭瑞柯在容家倒台不久后也一并被清算。 谢彻好相处的一面只给亲近的人看,在臣子面前还是天威深不可测,还是有些人对皇上敬重昊贵妃的举动略有微词,便说圣上独断专行。 有些知道内情的臣子觉得皇上活该,要不是他执意推崇昊贵妃,皇上就是完美无缺的好皇帝了……就差盼着他跟李隆基一样杀了杨贵妃,巴不得亲自清君侧。 但朴素的百姓不这么想。 每次有新政令推行,百姓都知道哪些是昊贵妃提出来的德政。 老百姓的妻女都是要下地干活的,没人闲着,他们不会想那么多,就知道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是昊贵妃,感念她的恩德,甚至有给她立祠的。 众人掰着手指头数,发现世家大族里还完好无缺坚挺着的真不多,楚家是其中一个。这么算来,皇后居然退得很及时,脱离了权力的漩涡,潜心礼佛养病。 哎,大概是怕了宠爱如日中天的昊贵妃,皇后才这么一直“养病”下去呢! 这纯属造谣。 好几回,谢彻估摸着皇后的病该养好了,就去建章宫找她。 圣驾一到,就看见皇后头上裹着帕子,病歪歪地躺在榻上,面容苍白。 她要起身接驾,谢彻摆手让她躺回去。看书溂 谢彻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