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奔忙手不抖了 (第2/2页)
=== 周五晚上的家庭聚餐,总体气氛倒比想象中其乐融融许多。大概是因为她专注于跟在姜女士后面取经祛湿汤做法的缘故,话题也多围绕着厨房里的事打转。母女俩难得挤在厨房,一门心思煲汤。 她小心记录步骤,将材料配比精确到克,不厌其烦的问很多厨房小白才会纠结的问题。先放水还是先放豆子?花什么时候加?肉要不要先焯水? 最后冒着热气的祛湿汤端上桌,第一勺下去,是它该有的味道。只是搞不懂,看起来大差不差的做法,怎么味道可以大相径庭。 姜女士也好奇女儿怎么对厨房上了心,吃饭功夫问了几句。林听的回答听起来冠冕堂皇,甚至她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熬汤简单,方便带去医院。” “食堂和外面的饭菜吃多了总归不健康。” 姜女士应着,“那还不容易,让王阿姨休假回来天天给你做了送过去。” 林听适时闭嘴,王阿姨的饭还不如食堂,至少食堂的饭菜还有卖相。 虽然饭桌上的话题没有完全规避梁帆的事情,倒也没怎么影响林听的心情。林永年话里话外不忘敲打两家对这门亲事的期待和重视,却也不敢逼得太紧,多少对她的情况有所顾忌。 而按照梁帆发信息那股油腔滑调的文风,林听觉得自己不过是鱼塘里的一条鱼而已。说不定他哪天累了就罢手,还她清净。 至于林永年的生钱大计,自求多福吧。 想到这,心情又好了几分,甚至多喝了一碗汤。 “最近食欲不错?”姜女士张罗着帮她盛汤,瞥了她一眼。 “还行。” “城南的房子就这么空着?”林永年边喝着汤边问了一句。 林永年在城南大学城还有一套两居室,五六十平,不大;优点是离林听大学的老校区很近。林听大夏冉一届,大三那年医学院和夏冉所在的商学院从城郊的新校区搬回了老校区。夏冉那时候吵着要准备考研,想搬出寝室住,图个清净。恰巧碰上这套房子当时的租客要回老家提前退租,林听便琢磨着干脆和夏冉一起搬进去。 听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却仍和父母进行了小一番抗争。按林永年的话来说,住寝室安全放心,校外人员很杂,女孩子下晚课走夜路总归不安全。再说,搬出寝室住到校外就和室友,同学生疏了;这样的特殊化不利于她的发展。 好像不管什么事,只要是她做的决定,爸妈都要插一手刷刷存在感。 林听不愿再有什么口舌之争,二话不说直接拉着夏冉搬了进去。还换了门锁。林永年知道后倒没想象中雷霆大怒,只是几通电话狠狠数落她一顿。 后来夏冉放弃考研选择出国读书,决定大四毕业后gap一年,专心考GRE和托福,写申请文书。而林听那会开始为两年后的毕业着手准备,已经开始感受科研和临床的双重夹击,压力大的苦不堪言。两个人白天凑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各有各的忙碌,到了晚上不管多晚都要窝在沙发上,说上一个小时的话。大多是彼此当日的见闻,学习上的心得体会,或是有的没的的闲聊。等时间到了,再回到各自房间继续打拼。 夏冉的小房间里常传来她练托福口语的声音,很热闹。林听呢,则伴着这样的背景音刷完了一篇又一篇论文。 再后来夏冉顺利去洛杉矶读研,说左不过三年就学成归来,等回来后还要林听收留。林听心想离毕业还有两年,总归还要继续住些时日。毕业之后的事情都说不准,只能到时候再看;而林永年多半不缺这么点租金,东西搬来搬去也麻烦,索性都留在屋子里保持原样,夏冉的房间则暂时空置下来。 不大的屋子少了个人,竟空荡许多。 她总是下意识喊,“热水器水好啦,你先洗。”又或是,“夏冉我出门啦,晚上要很晚回来。” 没有回应,一阵低落。 夏冉去美国没多久后,林听也开始去仁心医院实习。林永年以实习离家近为由让她搬回家住,而她也实在忍受不了往返早晚高峰挤地铁的通勤,答应下来。再然后她博士毕业和家里抗争成功,搬到现在住的小房子里。城南这套房子就彻底空了下来。 算起来一年多没回去过了,她不想也不敢。 思绪纷飞,过很久才终于绕回到林永年的问题上。 “空着吧,您缺钱么?” “什么?” “如果不缺租金的话,这房子我不想再租出去了,可以么?” 林永年没作声,狠狠扒拉两口饭,大概是在压抑自己的怒气。姜女士捏捏她的手臂,眼神示意,过半晌后,他喉咙里嘟囔一句,“嗯。” 林听如释重负,却也不想多待。“爸妈我回家补觉了,明天夜班。” 好在林永年只是微微点头,没再拉着她多掰扯几句,也让她稍稍松口气。 只是吃饭的时候她总以为沉微明会再发来什么,但直到入睡前,对话框都很安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