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帝国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帝国危机 (第2/9页)

家出了多少个正部级、副部级干部,皇帝给了这家什么什么荣誉等,用来炫耀的。因此,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世族门阀、士族。

    中国自古至今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直在变化当中。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中国古代的选人用人。

    “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印度电影《流浪者》。当然,这里的法官是指国外的大法官,像笔者这样的小法官,只能称为“司法民工”,用司法为民众工作的人,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其他不敢多想,也不能多想。

    西周时,按周礼治国。周天子分封天下,社会各阶级分明。你是什么出身,你的儿孙的出身也就是什么,基本不变。由此,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管理,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诸侯权力增大,中央控制力逐渐衰弱,各诸侯国的国君自己出钱养了一批“客卿”、“食客”等国家正式公务员编制之外的各色人材,为自己服务。

    战国时,秦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军功爵制”。奴隶、士兵、临时工,只要能立战功,统统能改变身份,直接入国家公务员编制,无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考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宇宙的尽头不是铁岭,而是铁饭碗。不孝有三,无编为大。编制的感召力是无穷的,“军功爵制”造就了一帮打仗不要命的二杆子。这种重赏之下必有不要命二杆子的执政理念,使秦最终灭掉了“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六雄,统一了天下。这,也算是人才激励机制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两汉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任用人才,统治者颇费了一番心机。起先采取的是察举、征辟的办法。西汉时由于崇儒学,故官僚多以儒学经术起家,讲学授徒,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其子孙后代承家学,继续做官。

    中国第一批豪门贵族起源于何时?

    东汉。

    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即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造就了第一批贵族豪门,到东汉中叶时,逐渐形成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门士族。

    任何一项制度,初衷无论多好,成效无论多棒,施行中若不加修补完善,最终会变味。到东汉后期,察举征辟制度也逐渐曝露出弊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民谣,即是明证。

    三国魏初,魏文帝曹丕为了抑制浮华朋党之弊,同时又为了拉拢士族,对官吏选拔制度进行了改革。

    九品中正制。

    所谓中正,即是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曹魏政权在州、郡设置中正,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并规定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担任。毕竟,本地人更了解当地民情。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中正评议,具体操作规范是:

    1、先评“家世”。即评家庭出身,看每人老爸、爷爷姓甚名谁、官爵等级,有没有li刚、又又江,本人直系亲属包括姻亲的官爵大小等,明目张胆的先“拼爹”。

    2、再评“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概括性评语。

    3、然后综合打分,估计得把“家世”和“状”两项得分加权平均,以此来评定品级。将人物等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但这九品并不是当时官阶的九品,只是作为推荐任命官员的重要的参考,也几乎是唯一的参考。

    九品评定完后,将评定结果报送司徒府复核批准,再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曹魏政权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即,通过立法确定,被评者如果对被评结果不服,不得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只能通过内部行政处理的方式解决。

    这点类似于当今我国法律规定,公务员如果对人事争议问题不服,不可申请劳动仲裁,也不可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只能通过向政府内设的人事争议处理机构申诉解决。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运转还算正常,为国家选拔了不少治国良材。

    然而,如前所言,任何一项制度,初衷无论多好,成效无论多棒,施行中若不加修补完善,最终会变味。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其弊端也开始慢慢显露。

    由于充当中正者一般都是二品,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世族门阀,同时二品又有参与推举中正之权,时间一长,门阀世族就几乎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在中正评议过程中,道德、才能标准逐渐被忽略,家世则几乎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可见,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