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大汉子民不骗大汉子民 (第2/5页)
好感! “我这里有更好的铁器!” “杀猪刀、铡刀、短刀,还有农具!” 将士们纷纷开始带货。 尽管场面有些奇怪,像是军纪败坏似的,但这也是刘恪深思熟虑后,做下的决定。 商人干起这些事儿来,自然更为得心应手,但商人在身份上,和大汉朝廷过于疏远。 唯有这些带着官方身份的汉军将士,由他们来与南越土著们接触。 才能更加让南越土著们,感受到直接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善意。 有的将士也确实干得不错。 眼尖不说,而且心思玲珑,从巴尼汉的脚上出发。 南越人喜欢赤足,但这个赤足并非是真的不穿鞋子。 要是真的赤脚走路,就交趾这毒虫蛇蚁的地理环境,几条命敢这么玩啊? 因而他们的赤足,指的是穿木屐。 所谓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 棒子抄的最多,但小日子也没少干,都属于是在抄袭宗主国。 木屐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只是在昭烈帝兴复汉室之后,就见得少了。 因为草鞋,才是大汉正统。 “我这儿有上好的草鞋!” “偶尔换换口味,穿布鞋也不错,这布鞋捂脚,味儿大!” 巴尼汉有些心动。 但鞋倒是没那么急着买,等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也不迟。 于是,他只是从人群中挑了个卖布的,买了一匹花布,留给母亲做衣服。 此时又有一个小卒挤了过来,带货推销道: “买点盐吧,大汉的盐都是好盐,百姓吃了都说好!” 巴尼汉看到这个士卒捧着几个盐罐,便想起老父亲叮嘱的话。 家里盐不够了,这盐是必须要买的。 “多少钱?” 巴尼汉捂着装银子的钱袋,掂着重量算了算,剩下的不多了。 “不贵,不贵,这可是好盐,不是粗制滥造的粗盐,一斗只要八百文。” 八百文? 单纯的货币数量,还是让巴尼汉有些不太习惯,又在心里细细算了算。 他觉得偏贵了些。 这已经和以往县城里的奸商,所售卖的盐,是一个价格了。 而且刚才巴尼汉买铜鼎、铁枪的时候,都是用的较为合理顶价格。 心里的期待值上去了,就以为汉军市场里的货物,大多定价合理。 可这猛然看见了虚高的盐价,落差感油然而生,真觉得有点不舒服。 “一斗盐够家里吃一个多月,但是这个价格” “好贵,接受不了。” “汉军会不会是打算在盐,这种必需品上做手脚?” 巴尼汉又有点提心吊胆起来。 早前买盐被坑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呢! 买到难以下咽的粗盐,还是他已经有了些经验之后,这都算捡着便宜了。 他第一次赶墟时,没怎么留心,那汉人奸商,直接用细沙填埋了盐罐。 一斗盐,一大半是沙子! 就表面上那细细一层,才是盐! “大不了不买就是,只是买些别的物件,汉军开设的市场,还是挺划算。” 可巴尼汉想了想,又觉得有点不甘心。 盐是必需品。 他就算不在汉军的市场里买,也要去县城买。 而县城里的盐价,又和汉军这里差不多。 无论在哪儿买,都得被坑一笔啊! 于是乎,巴尼汉照着脑海里汉人的模样,讲起了价: “这个盐,太贵了。” “三百文。” 那提着盐罐的汉军士卒,当即就蒙圈了。 这什么屠龙刀,一刀直接砍到大动脉。 见过砍价的,没见过一砍就剩四成价的。 他固然很想卖点儿东西,拿去邀功,但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确。 少赚一点是恩德,但不能亏。 朝廷又不是什么慈善机构,扰乱了市价,把南越土著们给惯坏了,反而更加麻烦。 “八百钱一斗,我买五斗。” 正打算再砍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