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三堂伯 (第2/2页)
。 “族里没给,那他哪儿来的铜钿?又是赁牛又是一走七八天?”李文才瞪着他大哥。 “侬跟伊一个村,侬都不晓得,我能晓得?”李文喜极不客气的怼了回去,“伊家哪儿来的铜钿,关侬啥事体?侬又打的什么主意? “我帮侬讲过多少回,别老掂记着占人家便宜,侬是里正,侬得公道! “我得去地里了,侬回吧。”李文喜一眼也不想多看这个弟弟,站起来,背着手往外走。 李文才跟出来,到了院门口,又掉头进去,站在院子里叫道:“大嫂,今年腌咸鸭蛋没有?给我拿几个,大嫂腌的咸鸭蛋最好吃,都是油,外头买不到。” “给伊拿几个!”他大嫂这一声里的充满了厌恶。 片刻,大儿媳妇出来,将包着四五个咸鸭蛋的荷叶包递给李文才。 李文喜走过半条街,一个掉头,进了祠堂。 刚吃过饭,族长正和几位族老坐在祠堂廊下说话。 李文喜挨个点头打了招呼,拉了把竹椅子坐下,伸头道:“听说小李庄那个学字辈的,去考府试了,赶着农忙,家里又是赁牛又是赁人,看样子,这家里宽裕得很呢,还要跑到族里讨要铜钿,可真是!” “考出来了?”族长忙关切道。 “瞧侬这话问的,要是考出来,肯定早就敲锣打鼓送到阿拉脸面前了!县试撞大运考个前几,这事儿多得是,那府试可没那么好考。”李文喜撇嘴道。 族长失望的靠回椅背。 靠墙坐着的族老李士宽从李文喜说到小李庄那个学字辈,就欠身过去,和旁边的族老说起了小话,仿佛没听到李文喜说了什么。 昨天晚饭前后,他就收到了高先生一封信,李学栋府试考了第十八名,考过了,现在要准备七月里去杭城考院试了。 “刚才我家老三过来,说起学字辈这家,说是不该有这么些铜钿,担心他家里四个妮子,没有长辈管束,别为了铜钿,做出什么伤风败俗的事儿,伤了咱们李家的脸面,这事儿,是不是得防一防?”李文喜紧拧着眉,一脸忧虑道。 “我记得,四年前,族里大祭,各房头照一等份出铜钿的,小李庄一共两户,一户是你三弟家,那一户,是不是就是侬讲的这个学字辈家?”李士宽笑问了句。 “我记得,是伊家。”挨着李士宽的族老接话确认。 “阿拉族里能照一等份出铜钿的,可没多少家,这样的人家,去平江城考个试总是考得起的,侬讲是不是?”李士宽看向族长笑道。 “贪得无厌!”族长啐了一口,“家里明明不差这些铜钿,还要跑过来哭穷!” “就是嘛,我就是这个意思。”李文喜忙转了口风。 “不说这个了,瞧样子,今年年成不错。”族长岔开了话题。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各自回去。 ……………………………… 侬:你; 伊:他/她; 阿拉:我们; 伊拉:他/她们; 铜钿:铜钱; 落苏:茄子。 ??科举的几件小事: ?一是高先生为什么没看出李小囡和李学栋,因为童试的规矩,是一考一天,在天亮前进场,天亮的时候开始考,考到天黑,不许点灯。 ?以前没有电灯的,用灯笼照明,那个光亮度,大家可以想象。 ?李学栋的两个同窗在紧张的考试,而且不可能让他们坐得很近,出场又不是一起,所以不会有机会离近看的。 ?科举考场也查长相,但都是描述,比如身高几尺几寸,瘦还是胖,面白无须,长脸高鼻,圆脸小眼…… ?二、科举是先考秀才,再考举人,再考进士:秀才是要考三场的,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一般来说,二月考县试,在县城考,由县令主考,考过了,四月考府院,在州府(类似现在地区)驻地考,由知府主考。 ?比如文中昆山县归属平江府,那府试就在平江城考。 ?考过府试,就可以去考院试了,院试在七八月份,考试地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省会。 ?院试考过了,才算是考取了生员的资格,就是俗称的秀才。 ?考试的过程和试题如文中所写,只是文中的格致这一科,历史上只有光绪皇帝那时候考过,小闲把圣训这一科,替换成了格致。 ?以上出自《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