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_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63节 (第1/3页)

    韩小英理解的点点头,玉容姐个子虽不高,但长得还可以,宝昌姐夫是个很腼腆的男人,不难看得出,他很迁就玉蓉姐的饮食习惯,又是有文化的,听说跟玉蓉姐还是自由恋爱,两人现在过得很幸福。

    她姐以前说过,当初还是魏玉蓉姐介绍她和魏正国两人认识的,她姐嫁到韩家这么多年,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一直都不错。

    “小英你很厉害,我就羡慕有文化的人,我那时上大学可费劲了。”

    魏玉蓉当年读的是普通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形势不好,被迫回到这边的,她瞅韩小英白白净净比韩小云漂亮,听说研究生毕业就要出国留学了,可真能耐。

    “玉蓉姐,这边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不用羡慕我。”

    魏玉蓉点点头,“是啊,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以前都不敢想的。

    老胡还有事儿,第二天早上,吃了饭便开车走了,说好过两天再来。

    韩小英她们收拾一番,太阳还没升起来,就带着孩子们坐上宝昌姐夫赶的牛车,前往他父母所在的草场,魏正国和谢平安开着车跟在后面。

    宝音宝华不在车上,兄妹俩别看年龄不大,可都会骑马,也不用大人带着,骑上就跑远了。

    韩小英今天特意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她挨着魏玉蓉坐在车尾,牛车晃晃悠悠的比较慢,好在往草场去的路都很平坦,不担心颠簸。

    而且越走视野越开阔,视线里的绿色也越发浓郁,简直一望无际,成片的草场上点缀着盛开的野花,蓝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这些就好像被人刻意用笔画出来的。

    这景色也太美了,还没到真正的草原,韩小英就有些陶醉了。

    前面,宝音宝华骑马比较快,先到了毡包外,从马上跳下来。

    “奶奶!”

    毡包的帘布撩开,从里面出来位个子不高面庞黝黑满是褶皱的老人。

    见到孙子孙女来了很高兴,听说后面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立刻就去灶前准备了。

    这位就是宝昌的老母亲,她已经快七十岁了,习惯跟其他几个儿子常年住在草场这边。

    宝昌姐夫的父兄还他儿子宝宏一早就出去放羊了,不过很快被找回来了。

    一行人到时,老人还特意为韩小英一家送上了洁白的哈达,嘴里念着福语,把他们热情的请进身后的圆顶毡包。

    这毡包很大也很宽敞,韩小英他们这些人进去丝毫不见拥挤。

    第176章

    韩小英盘腿坐在垫子上, 打量毡包内的摆设,最吸引她视线的就是在刚才进来的包门两侧挂着的马鞭、弓箭、□□这些东西。

    在包门西侧,也就是她现在做的地方, 铺着厚厚的地毡,地毡上摆着几张矮腿的雕着漂亮花纹桌子, 放着各种美食, 而对面是一排红漆彩绘的矮柜,矮柜北面放着佛龛和佛像,佛像前还供着香炉和祭品,在她头顶上方开有天窗, 毡包内并不闷热。

    他们一群人围坐在桌前。

    宝昌姐夫的老母亲带着几个儿媳妇,正忙着为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亲手熬制的奶茶。

    这是这边的习俗, 昨天玉蓉大姐已经讲过了,搭配奶茶的是各色奶制品、炒米以及大块的牛羊肉。

    有肉当然少不了酒, 这边的人都非常好客,魏正国不是第一次来了,和宝昌姐夫的父亲牧仁大叔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很是投机。

    谢平安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这位牧仁大叔快七十岁了,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辈子, 虽然满脸褶皱,身体看着仍然很精壮, 说话声音也很洪亮, 底气十足, 现在还能放羊呢。

    “大叔, 今年草原上的雨水充足吗?”魏正国问道。

    牧仁大叔嗓音有些粗哑,他呵呵笑道:“今年不错, 雨水充足, 牧草肥美, 对牧民来说是个好年头。”

    “大叔,您家今年养了多少只羊,能产多少只羊羔?”

    “今年羊了三千多只羊,羊羔的话八月份能出栏七八百只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