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6章 (第2/2页)
吃饭。 孙权走到刘协身后,俯身附耳说道:“陛下,臣看到了袁徽。” “袁徽?”刘协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袁徽是谁,随即眉头微皱。“他一个人?” “和律学堂祭酒高柔在一起,还有几个汝颍人,点了一大桌子菜,还有酒……” 刘协瞥了孙权一眼,神情严厉。 他最反感身边的人公报私仇,故意挑拨。刘熙拒绝孙策邀请的事,他已经听说了,估计袁徽等人也没给孙策什么好脸色。孙氏兄弟都是急性子,孙权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看到袁徽就来报告,要说他没有想法,显然不现实。 孙权正色道:“陛下,臣说的都是实情,绝无虚言。他们就在餐厅,看到的人很多。” 刘协哼了一声,说道:“你不要急着下结论,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报。” “唯。”孙权躬身领命,转身走了。 刘巴看着孙权的背影。“他就是孙坚的次子孙权?” “你也听说过?” 刘巴点点头。“都说他与其他兄弟不同,依臣看,差距不大,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而已。孙氏要想改变这武夫的作派,怕是要等下一代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班门弄斧 刘协笑着摇摇头。 刘巴有一句话说得对,思想的改变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 别人如此,刘巴也不例外。 在他眼里,孙氏父子兄弟永远都无法摆脱武夫的烙印。 那其他人呢,尤其是那些西凉籍将领,能否摆脱残暴、好杀的标签,成为真正能与中原士大夫一起站在朝堂上的大臣? 恐怕也难。 带着这样的成见,刘巴对西北形势的判断是否准确,让他很担心。 吃完晚饭,撤去碗筷,换上茶杯,刘巴说起了他了解的西北形势。 首先的问题是,随着西北形势的安定,很多人都有了轻敌的思想,包括燕然都护府在内,最关心的问题不是防范南下的胡人,而是如何才能随天子西征。 虽说最近南下的胡人不如前几年多,但边塞的形势并不因此轻松。胡虏不会轻易接受管束,他们之所以服从,是因为汉军有强大的兵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汉军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被胡虏偷袭是迟早的事。 其次是边郡的户口渐多,来不及向同内地转移,在不能大量开垦或者放牧的情况下,内地加大补给,这对运输造成了压力。 最后是随着内地的恢复,原本不算太明显的贫富差距逐渐显现,边郡的不平衡越来越严重。有更多边疆要求提高马匹、牛羊的价格,增加对边郡的补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