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6章 (第2/2页)
、岭南、交趾的粮食上一个季度还未运出,下一季的粮食又丰收了。 东海之上,海船日夜不息,将粮食运到关中、漠南等粮仓。 市面上粮食的价格以降再降,粟、麦每石两百一十钱,稻米每石一百六十钱,猪、羊、鸡鸭鱼降到每斤十钱到二十钱不等。 也就是说,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也能见到肉了。 物价直追前汉文景之治时。 生存的压力减小,人口自然也跟着大幅度增长,养儿女不再是负担,而是一项十分划算的投资。 一个孩童五六岁就可以帮着做些家务,七八岁就能下地辅佐大人。 朝廷对生儿育女还有补贴,免除该户的所有徭役,每月可领十斤肉,五十斤粮,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加上当地医馆的普及,让新生儿的夭折率也大大下降。 大家都生得起,养得起,人口也就上来了。 到了杨旭登基的第四年,大秦各地的府库全都充盈起来,钱粮堆积无数,以前的粮仓已经不够用了,杨旭下令又修建了河湟、南中、居延、熊津四大粮仓。 盛兴六年,大秦帝国的盛世已经到来。 从汉羌之战开始,华夏就进入连绵不断的混乱之战。 瘟疫、战争,天灾人祸,年复一年,离乱了太久,人心思治,盛世也就顺势而来了。 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就来了。 商业因此越来越发达。 大兴城内,寻常百姓也能穿上一件来自辽东的皮氅,中原中等人家,能穿上蜀中运来的锦缎。 由于大秦一直以来的开放态度,华夏文明开始融合周边的文明,在食物和穿着上不断改变着。 衣着从宽袍博袖,转为简约实用。 男子以干练为美,女子以大气为时尚。 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开始出现。 先秦代时作为军服,西汉作为内衣穿戴,到了魏晋时期,成为外衣,但并不流行。 衣服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气质。 而衣服也不仅仅是装饰之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一跃而起,成为能与秦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魏晋名士们的宽衣博袖,既耗布料,又不方便劳动和作战,除了率帅,几乎一无是处。 这本身就与大秦务实的作风不符。 朝廷提倡圆领袍之后,民间迅速掀起一股风潮。 官宦之家,黎民百姓纷纷效仿。 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也会穿着各色圆领袍议事。 朝廷也迅速定向圆领袍的品级,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