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3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明 第326节 (第3/3页)

黄锦:“这钞法之事,陛下不先与臣等商议?”

    “总辅,陛下也惦记着此事,但今日是不便了,陛下命我过来取总辅和诸位国务大臣拟就的方略,今夜会先研读一番,明日再议吧。”

    “……听说礼部道录司奉命寻访的方术名道,今日都入了宫?”

    身为宰相,费宏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担心,毕竟皇帝竟然很少见地推辞了很重要的前内阁会议、如今的国务会议。

    黄锦立刻正色道:“总辅切莫想岔了。陛下虽然确实正与陶真人详谈,但陛下关心的事只是那肥料而已。陛下不知感慨过多少次了,我大明若有量大又好用,转运容易又便宜的肥料,大明的田土只怕能再多收几成粮食。总辅,那可是几成粮食的大事!”

    然而费宏真的不明白,道家中人与肥料有什么关系?

    第297章 总喜欢一举多得

    道家和肥料本无关系,只因朱厚熜,现在便强行有了关系。

    化肥是不用想了,技术门槛相当之高。但金坷垃自己试着掺进诸多东西到他的肥里反而效果不错,则为朱厚熜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种原始的复合肥,如果在朱厚熜的“启发”下确定了几种有效的成分,接下来就能以谋求那些原料、制备那些原料的名义做很多事了。

    把炼丹道士在做“加热反应实验”方面的经验掏空,再以收徒的方式用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培养出来新人,这个只怕更快——没办法,朱厚熜也做不了化学老师。

    不求去搞什么完整的学科体系,就奔着实用的目的去研究一些非工业化肥原料的制备。

    另外,那鸟粪石,也要提上日程了。这件事之所以拉着张仑他们去搞,自然是要用到朱厚熜藏在这次改革中一个不算起眼的单位——海运局。

    海外之利,总要让更多人看到。

    走私的人早就看到了,但他们看到的是钱。

    而朝廷重臣们并不缺钱,他们要的是地位、名声。

    合海外鸟粪石、金坷垃原始复合肥之威,如果谁真让大明百姓都能吃饱肚子了,那是多大的名声和成就感?

    对他们来说,这个才是海外真正的“利”!

    ……

    阳武侯薛伦两年前在四川镇住了大局,其后虽然没有参与湖广平叛,但功劳也不算小。

    年纪也大了,这次军务会议上确定各省都司指挥使人选,薛伦是提前递了辞表——嘉靖五年后,该有大批皇帝亲自拔擢的新人上位才是,比如在四川也立下了功的成安伯郭瓒,比如在平叛一战中战功卓著、新封嘉宁伯的神机营游击将军纪维民。

    他知进退。

    何况,并非没有建功立业的领域。

    但那不会是他薛伦本人了,而是他的儿子薛翰。

    现在,他正在府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崔参策信已至,陛下准了我的辞表。我在成都等嘉宁伯来,你先去杭州。记住,多向潘先生请教。”

    一旁,跟了他多年的老幕僚潘旻神色郑重。

    “父亲,为何要我去那海运局历练?除了一个遮洋总,海运局如今也只是再编入了浙江总,要去也是去河运局才对啊。”

    “世子此言差矣。”潘旻立刻说道,“世子要看的是,海运局虽仍在天津留有分局,总局却移到了杭州。南京水军左卫、右卫,龙江左右两卫,广阳、江阴、应天,加上淮安、大河、高邮、扬州、长淮五卫,再加上漕军浙江都司总,这海运局所由兵为民,实则抽空了江南不少地方卫所兵力。更重要的是,杨阁台、蒋阁台、严督台,哪个不是身负重任下江南?”

    薛翰还年轻,一时想不通。

    “去什么地方,就做好事!你既然不长于军务,又不甘只如英国公家一般行商,海运局便是最好去处!河运局只是陛下说的企业,这海运局要防倭寇,却是亦军亦商!”

    因为他的功劳,崔元虽然没有泄露什么南洋海上长城的参策机密,却还是帮朱厚熜点了薛伦一句:将来,海上有大功!

    薛伦的曾祖父薛禄是第一代阳武侯,死后追谥忠武。

    如今,陛下在新朝又追赠了于谦“忠武”的谥号,配享太庙。

    薛伦仍有立功之心,只不过人却已经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