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久的观望永远的传奇 (第4/5页)
小水潭,有三个入水口,三条涧水以三个不同的方向,由此注入,却不见水是从哪里流出去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水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我们问起向导,才知道这三条涧水注入深潭之后,由岩底的一条暗道流出,流经外面的溪流。果然,此处命名为“龙喉”其可谓名符其实也。 除了来时走过的谷底,此谷到此已经没有出路了。在“龙喉”的前面,是一排山壁,无法通行,我们只能到此为止。若想看看此水由何而去,必须攀越这个山岩。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望着那深深的碧潭之水,发一些感叹! 那就只能往回走了,我们不是水,可以回头。从原先走来的方向,往上游行走,去寻找新的景致。向导又说,他将带我们去看一个更深、更绿、更美的碧潭。 跟着向导,我们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谷底穿梭与跋涉,来到向导所说的那个深潭之前。此潭,无名。潭前,有一块方正的巨石,立于谷底,挡于道前,遮去一道风景。 看看后面的人没跟上来,向导在那块巨石边上坐了下来,在他身边,放着一捆白色的尼龙绳。他告诉我们说,这块石头就像一颗心脏,立于谷底,所以村里人都称它为“龙心石”这话太有趣了,并且我想,我们一行人从“龙喉”走到“龙心”估计只走了谷底的一半路程,距龙尾之处,应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哩。 “龙心”之后,是一潭碧水,的确如翡翠一般亮丽。一条细流由前面的石壁上慢慢滑落,注入深潭之后,沉淀,而后又溢出深潭,流经满地光滑的石壁,并以细薄、清澈的明朗,转过“龙心石”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向下游的“龙喉”方向,流去。 据说,这是一个经历千百万年冲击而成的深坑,乡人用绳子绑上一块大石头,放入潭底,以测水之深度。当放到六、七米之后,绳索用完了,却还未见底。因此,向导特别交代说,要拍照时,一定非常小心,别走太近了,万一脚底打滑,可就难办了。 既然,此处有“龙心石”我们不妨称这一潭之水,为“龙心潭”吧。因其形如心,其色如玉,即使微风轻拂,也纹丝不动。龙之心,应有如此波澜不惊的定力吧。 至此,我们可以说到翡翠观音谷一游了。因为这个地方,是整个谷底的中心点,龙心所在,灵魂所至,也是风景娇点之处也。 之后,采风团在此留下一张全家福。不少朋友觉得体力开始不支,经协商,大家分成两队,不愿意继续往前探奇的,顺着原路返回;而游兴未尽,觉得自己体力尚可的朋友,在大家的鼓噪之下,跟着向导,继续往前行进,去寻找观音谷的龙尾。 又经过几个清潭,我们来到一条十几米高的瀑布前,这条瀑布分为上下两节。冬日之时,水量不多,一道白色的水帘,悬挂在石壁之上。故此,少了那份“飞流直下”的感觉。那水贴近石壁,以慢慢的姿态往下滑落,有点悄无声息的感觉。这就是“龙尾”了,翡翠观音谷之尾。游人至此,也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在闽南诸多的风景之中,显得壮观奇丽的瀑布并不多见,多半只是细水清流,温婉贴心的小水帘,但这,已经足够意思了。 更让我们兴奋的是,在瀑布左侧的山壁上,有一条“u”字形的千年老藤,从石壁的高处垂悬下来。它的藤条似乎有手臂那般粗大,让我们可以站在上面、靠在上面、躺在上面尽情玩弄戏耍。这条古藤的确太老实了,因为此地没有开发,没有人在这古藤下面,写上“千年老藤,禁止攀爬”的字样。让我们几个无知的作家,随意折腾。 但我想,倘若观音谷全部开发了,这条老藤,又将如何面对往来的游人香客呢? 若是谁一上来,都往它身上一坐,臂上一站,它又如何受得了、经得起呢?所以我很希望,它能够静静地、永远地,在这悬崖峭壁之上,悬挂着;让它只面对这里的村民和少数探险者。而不是每天,服侍那些进进出出、匆匆忙忙的游人和香客。 5。?铁索攀岩触目惊心 行到此处,我们还沉浸在折磨老藤的乐趣之中,此时,向导已取出那条长长的尼龙绳子,做好攀岩前的准备。我们仰面抬头,看见一架由两条铁索连结垂下,一杠杠罗纹钢筋横锁着的“天梯”由50、60米高,80、90度斜角的山岩之上,延伸下来。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是悬在半空中的,微微飘摇着。 向导为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副手套,防止手被铁索刮伤及沾上铁锈。我们整理背包,把脱下来的上衣,捆绑在腰上。再一次,我们重新检查行装,开始攀爬了。 这是一条简易的人造天梯,让人倍感担忧。既然来了,既然大家一起来了,就得努力攀越,让每一颗渴望向上的心,顽强超越。当我第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