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1/2页)
年贩镜子的海上收入估计能达到几百万两,要不然等两年后再海禁。” 不得不说,此数字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心动了……明朝因为不收商税,农税也收的少,在历朝历代中国库是最穷的一个。清廷每年收入在八千万两白银左右,巅峰时期逼近九千万两白银。明末一年不到四百万两,现在虽然比四百万多一些,但也多不到哪去。 这些钱想到于一年的财政收入,户部尚书直接颤抖了,就连其他支持海禁的官员心中也不免犯嘀咕。又不是不关,早两年晚两年应该也没太大差别吧…… 李乘风本就是打算能拖一年是一年,等到大家尝到甜头,就算皇帝要关想必官员们也舍不得这块肥肉。 海禁之事暂且搁置再议,现在重要的是镜子一物。工部听见李乘风描述的泰西小城的封闭若有所思,也吸收了他们的经验,精挑细选,在京外几十里的无人郊区修建了工厂。匠人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确保背景万无一失,顺便将其全家都接去住。 李乘风亲自去厂里指导,这次制镜,朱厚熜给了他百分之二的纯利,听起来或许不多,但事实上这相当于他成天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每年就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两的收入。对比明朝官员们微薄的俸禄,他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 对此一些官员还有微词,最后让朱厚熜直接撸了官职,一个两个都老实了不少。 李乘风白银在手,笑看疯狗。每天出入工厂,看见匠人们每日极为辛苦,被监工打骂不说,有时候连吃饭都吃不饱。于是顺带跟工部的人要求提高一下匠人待遇,工部一边心骂他多事,一边照做。 看玩笑,这位可是皇上和首辅身边的红人,听闻就连太后公主首辅夫人都对其赞赏有加,但凡得罪了的,不是贬官就是罚奉。早在这女道士来时自己顶头上司就再三叮嘱,万不能怠慢。 工匠们待遇提升了,干活就更卖力了。最后制出的镜子,就连李乘风这个现代人看了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更别说周围的点缀,在审美这一方面,大明无论文人还是匠人绝对是独一份的。当瞧见一面用珍珠,红玉、玛瑙为原材料,雪中红梅样作边框的等身穿衣镜之时,李乘风简直惊呆了,不由为自己之前提出的什么镶金镶宝石的直男审美感到羞愧。 匠人代表羞涩道:“仙姑,这是小的们一起筹钱做的,感谢您这段时间的照拂。” 李乘风笑着收下了,至此,第一阶段算是完成,接下来便是销售了,这可得好好想一想…… 作者有话要说:我个人真的认为,明代无论皇帝或大臣工匠,审美的平均水平是最高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生产力到了这个地步(清朝被提出聊天群。) 另外 说日万!就一定日万!谁也别拦着我!我要洗心革面!发愤图强!改变以前懒散的自己!大家监督我!!!! 33、妥协 按照户部的说法, 他们打算自己去经营,用类似贩盐的方式, 商人们凭借票引, 官府统一定价,来进行镜子的买卖。 李乘风要被这种朴实无华的经营方式惊呆了,他想了许久, 委婉表示道:“镜子这种东西与盐铁不同, 虽说新奇,但也不是少了它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