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军转民和民转军(二) (第1/2页)
第一百零五章 “军转民”和“民转军”(二) “这样谈话是不是气氛太凝重了?咱们应该叫点儿什么东西边吃边谈啊!”范无病并不喜欢自己家人也支着耳朵听自己说话的感觉,于是建议道。 张梅立刻吩咐道,“范康,出去弄点儿吃的回来。”顺手甩给他几张钞票,想了一下又给了他几斤粮票。 “为啥是我?”范康感到非常郁闷。 “因为你是咱们家长子。”范无病解释道。 呃,范康顿时两眼一翻,乖乖地出去买吃的去了。 提到军转民的问题,就不能不谈到日本。 日本战后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战前的军事工业。丰田、三菱重工、富士重工、东芝都是战时日本最大的重型军工主力。战后日本彻底放弃了军事工业,全部改为民用工业,战斗机制造改为新干线,三菱重工、东芝、松下等也都脱去军装换西装,为研制日本工业产品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尼康和佳能,也是日本军工生产的副产品。尼康的日文汉字是日光,即日本光学株式会社,隶属三菱财团。佳能则是加农炮的意思,二战时制造炮瞄仪,性能很不错,丝毫不逊于美国的炮瞄雷达,三十公里的距离仅误差三十厘米。 这样的企业还很多,生产斯巴鲁汽车的富士重工,原名是中岛飞机公司,造轰炸机。战败后不准日本人造军用飞机,改行造汽车了,富士重工的汽车引擎做得非常好,斯巴鲁也成为了最好的运动型轿车之一。 目前,日本的民用企业已具有很高的军工生产水平和竞争力,全球军工百强中,上榜的日本企业就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nec、东芝、小松制作所等。 “美国国防部认为,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机器人技术、光电技术、超导和平面显示等技术已在美国之上,尤其是半导体芯片等技术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日本的高新技术在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美国使用的惯性导航、武器控制、制导、图像显示等多种装备的零部件都是由日本制造的。”范无病对父亲范亨说道。 “所以,正是看到了日本的发展,我们也要搞军转民啊!”范亨说道。 范无病摇了摇头道,“表面上看,日本人是在搞军转民,实际上,他们是真正的民转军啊!”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范亨顿时愣住了。 “日本各大财团的主要企业都具备军工生产能力和经验,主要装备普遍由两家以上的企业参与生产,军工生产潜力蕴藏于民用工业之中。美国波音公司防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百分之五十八,这个比例在美国军工企业中已算是比较低的,而三菱重工作为日本军工生产的代表,该比例仅为不到百分之十。这是在日本政府和财团主导下,为降低军工生产集中度,人为分散军工生产的结果,也是日本寓军于民机制的体现。”范无病解释道,“尽管美国和日本军民结合的程度都很高,但两国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道路。美国十分强调军工生产对民用生产的刺激作用,即军转民,而日本则主张优先发展民用生产,寓军工生产于民用生产之中,正所谓民转军。” “那又有什么区别?”范亨感到不解,他实在不知道范无病啰里啰嗦地说了这么多,到底要强调什么? 范无病叹了口气道,“区别就是,日本将国防工业定义得非常宽泛,产业链被极大地延长了,而日本独特的财团机制在整合产业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财团企业之间紧密的协作和配合,使得武器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自主化率不断提高,最终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随着军用民用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军用技术很容易应用于民用技术,军品质量提高的同时,主营业务的民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同一财团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他兄弟公司提供价格较低的配套产品。” 见到大家还是有些不理解,范无病干脆很直白地说道,“日本基于财团机制的寓军于民体制解决了民转军或军转民之间的不灵活,壮大了日本军事的潜在实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积累,增强了日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