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庭深廊曲报德寺 源远流长华夏觚 (第4/5页)
尽量在黑板上敲回来,如果有圆不回来的,大家再往死里喷,君子协定,可好?) 鹤氅公子三字写罢,笔并没有停,又大大地写下“九州”二字, “道友可知何为九州?” 庆云这是终于有机会插上话了,这节他当然知道, “哦,九州。夏帝禹分华夏为九州而治,取其贡赋,曰青、豫、徐、扬、荆、梁、雍、冀、兖,是为九州。” 那鹤氅公子摇了摇头,叹道, “道友所说不过是禹贡九州,当年禹王仿昆仑九州之制的格局。 然而整个禹贡九州,之不过是古昆仑九州的一个州。” 庆云听罢大奇,可是他没听说过什么昆仑九州,此时无法反驳啊,那还不如做个乖学生,就听吧。 于是便向鹤氅公子投以渴望的目光,并不打断。 “《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东南神州曰晨土, 正南昂州曰深土, 西南戎州曰滔土, 正西弇州曰开土, 正中冀州曰白土, 西北柱州曰肥土, 北方玄州曰成土, 东北咸州曰隐土, 正东扬州曰信土。 这一节,邹子曾经引入阴阳正说,还补充了九州之外裨海环之的说法。 在中原史《后汉书·张衡传》中也有所引用。 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禹贡九州,中原所谓赤县神州之地,不过昆仑所记一州而已。” 纸上墨香一凝,“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八字一气呵成,口中也没有丝毫停顿, “所谓三坟,乃是昆仑,拓跋,崆峒三部的上古史。 所谓坟,是因为这些历史均是山中岩画。 其中最出名的是昆仑坟,天皇伏羲氏岩画的部分拓片,又称《河图》。 昆仑九州以昆仑为中心,本源自是出于伏羲部落。 这五典,乃是五帝时期的卜文史集,都是一些骨片龟甲,分别藏于河西兰台,云梦太卜,东海琅琊,伊水之甸,塞北觚竹。 八索,是昆仑燧皇祖庭记录周围八州大事的绳结。 八索的顶端系在高处,向八方张开。 现在这样的索阵,已经成了挂经祈福的传统。 而真正由文字转写的历史,自九丘而始。 中原神州上古史便是赫赫有名的《尚书》。 其书原书被秦始皇所毁,归根究底是因嬴姓部落出河西扬州朱圉之地,所尊的正史,是扬史《元龟》。 扬州通阳州,意指东方日升之州,上古九州之分本无文字,唯传音而已。 由昆仑出阳关河套之地,即古扬州。 传言《尚书》古今有两版,实是与《元龟》相混之谬。 此外诸如弇史《火经》,戎史《蜚驮》,以及冀州昆仑官史《连山》亦在诸邦留有抄本。 而昂史《朵堆》,柱史《玄鳦》,玄史《金策》,而今尽存其名,鲜觅真迹。 自《尚书》被毁,上古史在中原的流传便已有限。 好在东北鲜(咸)州,大鲜卑之地,还留有自己的上古史《颛蒙》。 这就是我可以在此侃侃而谈的缘由了。” 庆云见那公子所云自有法度,昆仑九州说在《后汉书》中也有提及,而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在各种上古经典里也都言之凿凿,只是难觅详细的诠释。 此时他在脑海中略做思忖印证,便已信了大半, “这么说,拓跋氏出自三皇之一?” “哎,不能这么说。 昆仑,崆峒皆是姓氏,但他们可不敢妄称什么天皇,泰皇。” 鹤氅公子又换了张纸,在上面写了“元,袁,原,源”四个字, “其实从语言向文字化转变的过程中,就像树由树干生出枝叶,虽然同源,但终究大相径庭。 拓跋,只是中原的音译,其实秃发,托拔,吐蕃,这些部落名称原本都是相同的。 他们的本意就是土地,元始。 所以我们拓跋部改姓元,只不过是换了对应的说法而已。 上古拓跋族人最先入关的称袁氏,在鲜卑族庭的秃发部今日被封为原氏,还有一些相关亲族被封为源氏的,都是有据可查。 相反,中原人其实也有对应的鲜卑语姓氏,比如李氏,在我们的语言里唤作大野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